西安一小学重现古代入泮礼 弘扬传统文化充满仪式感

8月29日,陕西省西安市某小学针对新小学一年级学生,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古代入泮礼。

什么是入泮礼呢?《礼记·王制》解释 :古时学生的入学大礼。在古代,凡是新入学的生员,都需进行称为“入冸”的入学仪式。现在看来,只有新小学生有这个“资格”体验啦。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入泮宫,出府学,上青云路”。其中“入泮宫”指的就是在州县考试中了秀才的童生们,入学做生员时所行的入学典礼。在古代,“泮”就是指学校。古人的“入泮礼”是一个相当庄重的仪式,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马虎。

入泮礼流程是什么呢?《礼记·王制》记载:“学童首先换上学服,拜笔、入泮池、跨壁桥,然后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学礼。”

 换学服:古人认为,一个人穿戴整齐,是讲礼仪的基本要求。所以,入泮礼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正衣冠”。就是把衣服鞋帽都穿好,打扮得整整齐齐的,再去拜孔子和老师。

 拜笔:旧时用文字来向所敬重的长者或老师求教和探讨学术时的谦称。

准备工作做完了,仪式感流程正式开始:周朝时候,学校都被称作泮宫。而每个学校前面,都有个半圆形的水池,叫做泮池。看,要进学堂了跟先生学习了,是不是要穿过泮池?所以,下一个流程:入泮池。

 入泮池:大家要排好队,在老师的带领下跨过半圆形的水池,就是入泮池。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跨壁桥

 上大成殿。大成殿,一般指孔子庙的主殿。仪式到了这,就是指孩子们进老师课堂里啦。

六 拜孔子。古代,拜老师,要行三拜九叩头。就是,叩三,起来在叩三,然后在起在叩三,叩完别起,祭祀官说。复位。然后在起来。后来学生入学,在拜孔子环节,一般学生们会在先生的带领下,叩拜至圣先师孔子神位,双膝跪地,九叩首。然后再拜私塾先生,三叩首。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

七 入学礼。拜孔子礼成后,学生向先生赠送六礼束修,分别为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与干瘦肉条。

然后净手净心。学生将手放到水盆中“净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后擦干。洗手寓意去杂存精、专心致志、心无旁骛。最后朱砂开智。先生手持蘸着朱砂的毛笔,在学生眉心处点上一个像“痣”一样的红点。“痣”与“智”谐音,寓意儿童开启智慧,此后目明心明。接着描红开笔,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写人生的第一个字。

是不是很有趣?满满的仪式感。内容均来自网络,如有偏差,欢迎留言指出探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