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让你说出一个西方画家的名字,不出所料,大部分人一定会说出“梵高”这个名字。不管你是否懂得欣赏艺术,他的画总能以某种方式打动你——火焰般的笔触,明亮的颜色,热烈的情感,从他的画,我们仿佛看他的内心。
梵高的超现实夜空,很难想象这是他在圣雷米精神病院时候的作品,一个躁郁症病人,画出了童话世界里宁静的夜空。火焰般向上生长的丝柏树,山脚下是灯火闪耀的宁静小村庄,大大的、明亮的月亮、漩涡的星空,这一切都不是普通人眼中的星空。他所描绘的不是“真实的”世界,是他“感受到的”世界,
梵高是个神奇的存在,在他短暂的十年艺术生涯里,留下了2000多幅作品,大部分作品创作于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在阿尔的黄屋子,在圣雷米的精神病院。
绘画功底不行?
梵高在死后十年名声大噪,而在生前,几乎没有人认同他的画,即使身为前卫画家的弟弟提奥,都没有办法捧红自己的哥哥文森特﹒梵高。论绘画功底,或者说从绘画的精准性来说,文森特的确不行。我们来看一下他的第一幅知名作品——《吃土豆的人》,就略知一二。
弟弟提奥看到这幅画的时候,含蓄得批评了文森特粗糙的画风和灰暗的色调文森特高彼时唯一的好朋友拉帕德更是毫不留情得批评了他,批评他人物不精准,比如切土豆的人的手不真实,鼻子奇怪。你不是以米勒为榜样吗?你看人家米勒画的人物多精准,好意思说自己的偶像是米勒吗?
他曾因为拙劣的素描造型能力,未能正式进入安特卫普美术学院;在巴黎科尔蒙工作室(这个机会还是弟弟提奥通过自己的关系帮文森特弄到的)因为他麦茬似的笔触和粗糙的造型饱受同学们的嘲笑,因此仅仅学习三个月后就离开了,而不是计划中的三年学习计划。
当全世界都嘲笑他的绘画水平的时候,他宣布:
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的画,并能够通过我的画感受我的内心。
当《吃土豆的人》遭到外界批评后,文森特为自己辩白:
如果一个艺术家这足够的激情,其它一切都不重要:不是能力、不是技术、不是销售,甚至也不是艺术本身。
他批判同期展览的作品:他们即没给我身体所需要的食物,也无法为我提供精神上的食粮,因为这些作品的创作完全不带任何情感。
文森特的画则打不相同,他不是用精巧的线条,而是用心,用感觉、用激情,用爱来绘画,通过色彩和个人表现描绘出“更真实的世界”,他描绘的是自己感受到的世界,而不是观看到的世界。
讲真,画得再逼真,没有感情就无法打动观者。就像唱歌,技巧再好,没有感情也无法打动人。
是什么让文森特的画面有情感的传达?
文森特的病史(躁郁症——一种精神疾病)可以追溯到儿童时代,具体表现是“非常淘气”,坐立不安且易怒)少年文森特就表现出躁郁症的倾向,但是父母没有意识到,造成一次次与家人的疏离和争吵。疏离和争吵让文森特越来越陷入“取悦父母”的执念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文森特越来越渴望得到家庭的认可和家庭的和解。
文森特相信:通过宗教可以促成家庭和解,借由艺术可以抚慰心灵。艺术和宗教最终成为了文森特想象世界的两大源泉。
正是因为相信艺术可以抚慰心灵,让27岁的文森特义无反顾得进入绘画领域,开始了他的艺术家生涯,一个一生只卖出了一张画的艺术家。
他相信,通过绘画,可以唤回家庭的和解。
走上绘画之路
文森特绘画起步较晚,27岁才决定以绘画为职业。然而选择艺术家这个职业并不是偶然事件,我认为有几点原因:
1. 文森特小时候喜欢画画,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他的母亲曾经跟随某个有名望的艺术家学画;
2. 文森特第一份工作是在古庇特画廊做艺术品交易的经纪人,有大量阅画的经历;
3. 超级喜爱收藏画作;
4. 家族有艺术家和艺术品交易的人脉(妹夫莫夫是当代成功的画家,伯伯森特是古庇特画廊的合伙人,弟弟提奥是古庇特画廊的经纪人);
5. 一直有绘画的爱好,在黑乡,绘画是他表达情绪的一种方式。
“人们时常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但他一定生来就知道自己擅长某事!他一定知道他的存在并非一无是处!.......怎样才能成为有用的人?在我身上,一定藏有某种潜质,但那又会是什么呢?”
所以当他从事艺术品经纪人、教师、牧师等职业失败的时候,弟弟提奥建议他把绘画当作一门手艺。提奥希望绘画可以帮助他重新融入社会,摆脱孤独和孤僻。当文森特拿起画笔的那一刻,他意识到艺术是他的归宿。
是天才?还是普通人?
现在,人人都称梵高是天才、大师;然而在他活着的时候,所有的人只是叫他“疯子”。
梵高真的是天才吗?
沿着梵高的成长、工作、生活轨迹,一路走下来,不难发现梵高其实不是绘画天才。
估计文森特自己也意识到自己的天分不足,因此他一直坚持说:缺乏天赋不要紧,只要努力工作和掌握规则,就会得到成功回报。
他认为自己有三种强大的武器:
“努力”、“科学”、“精力”。
我认为这三种武器恰恰是文森特成功的“法宝”。
文森特的努力
1. 大量练习
梵高一直认为自己起步,所以从他打算当艺术家的第一天,就下定决心要勤奋练习,他相信数量可以带来成功。他鼓励自己:“播种越多,也就有越多的收获希望。
他写信给提奥说:我把六十页的《木炭素描画》统统学完了,从早到晚几乎花了我两周,我的铅笔忙个不停。我不敢懈怠,一旦停下来,我就会迷失。
我时常在信中对提奥说:他起步晚,必须比别人更家努力。
有时候他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或者干脆不睡觉;最努力的时候一天画二十几张素描。他一直认为,速度和数量可以带来成功的作品。
他说,如果20幅作品中有一副成功,那一周至少可以画出一副好作品。在大量的失败作品之后,一旦出现一幅成功的画,文森特就会一遍又一遍的临摹,有时是连续十幅。
2. 像偶像一样生活
文森特发现一个偶像后,就会读遍有关偶像的所有书籍,并像偶像一样生活。比如米勒是他的偶像,因此他只吃米勒认可的黑面包;他将宋思尔和《萌芽》奉为圭臬,穿着木屐走来走去,吃着黑面包,并且”像一头野兽一项生活“。
3. 笨办法
文森特的绘画经常被同行、朋友耻笑,原因是线条不准确,所以不论在画室还是户外,他都会用他独特透视装备。读这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他的透视装备有多笨重,前几天读《像艺术家一样思考》的时候,里面有梵高的透视装备的介绍。
大部分人可能没有想到文森特在绘画上如此努力。平心而论,我做不到文森特一天十几幅,二十几幅的疯狂练习量;我也无法做到像偶像一样生活,想象偶像眼睛里的世界;同样不会为了精准的素描关系制作如此复杂的透视装备。
文森特的科学
文森特的绘画最明显的特征有三点:对冲的明亮色调、笔触和厚涂法、扁平化的象征手法。
这三个明显的特征都不是文森特的原创,都有源头可以追溯,只是文森特把这些他成为“科学”的东西发挥到极致。
1.对冲色彩的源头
文森特常常向弟弟提奥灌输一些基本的”科学“的色彩理论常识,这些理论来自查尔斯﹒布兰克撰写的《当代艺术家》和《绘画艺术的法则》,文森特花了整整一个冬天研读这两本书。布兰克的色彩理论影响了文森特的绘画色彩。
布兰克的色彩理论的关键是互补色理论:颜色的”互补性“关系。简单说就是二次色(不懂二次色的同学请自行百度)都缺少一个主要颜色,比如橙色缺少蓝色,绿色缺少红色,紫色缺少黄色,这就是我们今天熟悉的互补色,或者对比色。
布兰克认为控制这些互补色之间的激烈冲突,可以得到和谐的色彩。将互补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产生一种浅色的”破坏的色调“,可以用来突出其中的一种或另一种构成性色调。比如破坏的色调(比如灰绿)可以与他的互补色(红色)放在一起,产生不是特别强烈的对比。布兰克把这些色彩互相影响的规则称为”同时对比的法则“。
用今天的色彩理论简单阐述:让互补色在色相、饱和度、明度形成近似,产生即和谐又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毫无疑问,布兰克的色彩理论影响了文森特的绘画色彩。
梵高的绘画中大量的对比色,但是又非常和谐:红绿对比,紫黄对比、蓝橙对比等等。
当然梵高不只是用互补色,他把色彩从调色板中的颜色出发,而不是从自然中的固有色出发;同时受到高更色彩理论的影响,以夸张和简化为原则来安排色彩。
此外,文森特鲜明的色彩则是受惠于另一位偶像——德拉克洛瓦,真是德拉克罗瓦为文森特走向色彩鲜明之路指明的方向。
种种这些,最终形成了文森特独一无二的色彩风格,使他只通过色彩就说出了象征性的语言。
2. 笔触和厚涂法
蒙提切利是文森特仰慕的颜料堆叠大师。
笔触则源于他对版画的喜爱。
3. 扁平的象征手法
受日本版画、分离派及高更。
文森特靠的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借鉴前人的经验,最终形成了文森特独一无二的绘画风格风格。
文森特的精力
跟“努力”、“科学”相比,文森特更重视“精力”。在他短短十年的艺术生涯里,留下了2000多幅作品,从数量上,任何画家都无法跟梵高抗衡。
他可以一天不吃不喝不睡觉,不停得绘画;大风、大雨、暴晒、夜晚,他都无所畏惧。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期间,他甚至一天同时画好几副油画,往往油画还没有干透,就被他打包寄走。
梵高不是天才,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了,他的三种武器使普通人望尘莫及。
所以梵高不是普通人,是天才!
文森特名声大噪
文森特生前曾被评论家奥里耶所赏识,奥里耶认为与高更相比,文森特是更纯正的艺术家。梵高的二位“朋友”高更和贝尔纳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肯定他,但是高更从阿尔的黄屋子离开时带走了文森特的两幅画;贝尔纳在阿旺桥则借用文森特的思想、名信片、甚至是绘画向公众兜售自己的新流派。由于奥里耶的一篇文章,使得文森特在1889年5月名声大噪。然而,前卫艺术并未认真被大众接受,因此,生身只售出一幅画,价值550英镑。
在文森特的那个年代,艺术品已经市场化,重在推广画家而不单个作品。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艺术家不得不依靠艺术评论家,经纪人的推荐,频频参加画廊的展览。然而这一切似乎跟文森特没什么关系,他不在乎评论、不在乎经济人。
文森特说:我不会追随艺术爱好者和经纪人,让他们来追随我好了。
文森特离世后,弟弟提奥步其后尘,不久也离开的人世。
文森特正真大放异彩是弟媳——乔,对外界公布文森特和提奥的书信及作品后。
文森特的理想最终得以实现: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我的画,并能够通过我的画感受我的内心。
自杀?意外的他杀?
关于文森特的死亡,一直以来的说法是:在奥威尔城堡后的麦田,用驱赶麦田乌鸦的手枪自杀身亡。《梵高传》的附录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的解读:奇怪的射击角度,手枪和文森特的画具都不翼而飞,文森特捂着中弹的肚子寻求医生的帮助。种种迹象表明,文森特很可能不是自杀,而是被”年轻小伙子意外射中“,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