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作者(加拿大)布兰登·罗伊尔
读这本书之前我的问题是什么?------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让我知道到底该怎么写文章。或者说写文章到底该注意点啥。
为什么选这本书呢?-----报名的课程里有推荐这本书,并且豆瓣搜索这本书书评分挺高的,都说这本书是写作必读的。
都说现学现卖的学习效果最好,我就假装我对面有个学生,来来来上课了。
开始进入正题。
这本书共计20个原则,我将根据这本书的大纲:结构、风格、可读性三部分来向大家介绍这本书。
结构是一篇文章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以画画为例,手残党想要画一个人,你该怎么教他呢。来先画一个圆,然后从圆延伸出来一条直线再在这条直线的上方和下方画各画两条短线。一个火柴小人出来了,这个火柴人就是一个人的基本结构。有了结构一个人的基本雏形就出来了。当我摘掉眼镜看走在路上发现虽看不清来往的人的脸部表情但是我知道有人来了而不是阿猫阿狗哈哈。所以文章的结构至关重要。
作者在结构篇里讲了5个原则分别是:自上而下,分解事物,使用转折词,六大基本写作结构,整合相似事物。
自上而下原则告诉我们说话要先说重点,写文也要先将重点写出来。这一点我在2017-2018公考期间讲师们也是经常强调,写申论时一定要把那些精华先写出来,因为老师阅卷的模式就是看每一段落的开头,开头好的话他们才会继续看,换个角度说就是让读者先看到精华的凤头只有这样读者被吸引之后,文章才有机会被完整阅读。所以千万不要玩“我有个秘密”的把戏。给读者一个目标一个明确的信号,告诉他们我接下来要讲什么,站在读者角度,告诉读者我们的文章有什么,用最高效的方式传达我们想给读者传达的信息。试想一下,我们自己如果作为一个读者肯定也想最快的速度最短的时间内了解一篇文章是否值得自己看。
分解事物原则。就是让读者明确一篇文章的构成。当我们明确一篇文章要写什么之后就要决定这篇文章的基础部件。把主题分成3-4个部分,一般推荐3个部分最好。接下来使用引导句告诉读者我们这篇文章主要讲这3个点,这4个点。使用引导句就是对一整篇文章的总结,根据引导句中的提到的点,在文章正文中展开叙事为至少一个独立自然段。这一原则我的理解就是所有朋友们写文章前的列大纲步骤。例如:我将通过我人生中的3个关键时期来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长历程:小学3年级竞选少先队员时期,初中转学那一年,高中毕业寒假时期。这就是引导句,看到这个句子那接下来文章的走向就明了了。
使用转折词原则。转折词的功能在于对比、举例、接续和总结。我们在区别转折词的功能方面有时候会比较模糊。作者介绍的红绿灯法对于没有开过车的读者们来讲有点难以理解,且比较生涩难懂。建议大家就简单记忆转折词的四种功能
一、总结功能:我说了前面一大堆话,我现在要总结了,常用词有:总之,因此,所以,故,最后,结果
三、对比功能:这些话很有道理,但是我有不同意见:另一方面,但是,反之,不过,然而,相反地
二、举例功能:为了显示我的话有道理我举个栗子吧,比如,例如,比如、首先..其次..再者
四、连接功能:我还没说完,这些话我还有另一种表达方式或者说是我还想用其他方式再来强调一遍,接着说,:此外、换言之,此外、而且
此外作者还介绍了一种最简单的写作方法,一个可以帮你写出任何东西的万全方法。清晰而且实用:
1.选择立场。
2.写下结论。
3.陈述“有如下几个原因”。
原则4:作者介绍了常用的六大基本写作结构
结构能预示内容,一篇文章的最重要的观点应给予最多关注并且要最先讨论。6种结构分别为1.范畴结构。2.评价结构。3.时间结构。4.比较结构。5.线性结构。6.因果结构。
这6个结构看起来很简单,事实也简单。正所谓大单至简,越是简单的东西,他们覆盖的宽度越广也就是能被运用的频率越高。
整合相似事物原则。当我们写文章时,我们需要一步一步来,先完成一个主题的讨论,再接着讨论其他主题。
这个道理和我们逛商场是相似的,我们遇到的大部分商场每一层都有自己的主打项目,比如:一楼珠宝奢侈品,二楼是服装,三楼是儿童游乐,四楼是饮食,五楼影视,这就是遵循相似事物放一起的原则。其实想生活我们都在使用这个原则,整理衣物,工作区域划分等等。写作只有遵循这一原则才能避免我们的文章像个动物园,各种观点摆放乱糟糟的文章是无法吸引读者的。
-----------------------------------------------------------------------------------------------------------------------------------------------------------------------------------------------------------
以上便是我对《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结构篇的见解,这五个原则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现学现卖,将这五个原则:自上而下,分解事物,使用转折词,六大基本写作结构,整合相似事物用到具体写作中看看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
写一篇主题为:不抱怨的生活会更美好
用最简单的写作方法
1.选择立场。(不抱怨,拥抱生活)
2.写下结论。(生活会更美好)
3.陈述“有如下几个原因”。(去感恩,能让我们保持内心平和;去发现美,让美好的事物滋润心田;去学习,让自己变成快乐的源泉)
突然发现自己的竟然能想到这几点,好棒。思路有点动起来了。
感恩,发现美,向孩子学习,这3个点都是不抱怨的具体表现?
内心平和,滋润心田,快乐源泉,这3个点是美好生活的具体表现?
感觉还是差点什么东西。我这个思路还是太窄了。
第一步,确定最重要的观点立场和结论,也就是运用自上而下原则,开门见山
我们的观点态度是:不抱怨
结论是:不抱怨生活会更美好
第二步,把这个主题分解成3块。运用了6大基本机构里的线性结构,因为我分解的这3部分没有那个特别重要,顺序要求不明显我打算从哪三个角度来写这个主题(这一步我觉得是最难的,给我一个主题,我找不到切入点,这个蛋糕要分给谁)想好之后使用引导句:
我打算从以下这3个角度来阐述如何拥有美好生活:学会感恩不抱怨,培养一颗发现美的心,向快乐的人学习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第三步, 整合相似事物,然后
上一步已经将蛋糕切成3块,然后就是为这3块蛋糕寻找各自相似的素材。
感恩模块我使用的素材是:感恩例子一本书中看到因为感恩,战胜了几乎不可能战胜的病魔
发现美的心的素材是:小护士路边人工呼吸
成为一个快乐的人素材是:向孩子学习。
第四步,在进行具体写作时会用到转折词。
分解成3部分后每一模块要和主题相呼应,会用到转折词。比如举例,因为这么做所以,不仅这么做还可以,一方面使自己开心,一方面离美好生活更近了。
具体操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我们要努力想,观察生活制造联系。多向自己提问题。
想想你希望的美好生活是怎样子的?哪个场景?身轻很轻松,练着瑜伽,打着太极挥舞着四肢神情自然平和旁边有我的一双儿女模仿着我的动作偶尔嬉笑打闹。........
近距离现实生活中你看到的美好生活是怎样的?觉得世界黑暗?努力去想,一定会有一些美好的遗失在阳光的角落。
远距离,你认为生活中或者电视了手机上那些人的生活是美好的?一反应好多钱,没错,这是物资,还有精神。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