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间与师范老友聊了一阵,是夜,竟梦回母校……
还是在那个路口下车,西行几十米,便来到母校的大门前。背后是路南的学校操场,而面前,则是我学习和生活了三年的地方——河北曲周师范学校。
进门向西,教学楼的一楼西头是我学习了三年的教室,似乎还是黄腿黑面的桌凳和毛玻璃黑板,教室门前有一个水管,练完书法后涮毛笔可太方便了;水管边上有两个水泥板制的乒乓球台,球台前永远不缺热情的观众。眼前这片宽阔的场地是篮球场,球篮下有一个戴着露指手套的女生在独自练球,那不是我吗?许多个下着寒霜起着晨雾的早晨,我都是悄悄地起床到这里来练习。没有被谁强迫,只是一种单纯的喜爱。傻吗?傻啊。但这份傻只属于那懵懂的青春时光!
一直向北,一排婀娜的垂柳掩映下的一幢二层小楼里,住着许多年青老师,其中有我亲爱的马彩娥老师,让我喜欢上生物课的李存朝老师,还有给我的演讲以很多指导的郭建肖老师。向东迈过甬道,路东的几排小平房中,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教职工食堂院内的一间小屋——我吃了三年的回民小伙房。记得当年我们这届学生入学后,三个年级的回民学生增至六名。因为民族生活习惯原因而吃饭不方便,于是向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在为我们聘请专任厨师不得的情况下,为我们六人提供了一间需要自己动手做饭的小屋,除供应燃煤外,允许我们直接从教职工食堂购买所需的食用油和生鲜蔬菜。很多同学慕名而来要尝尝我们并不高明的手艺,我们也乐得与各年级同学分享自己动手的快乐。练了一段时间后,我们的菜居然做得有模有样了,李运海主任还夸我炒的豆芽“火候正好”呢。在这里,同学们练笛子,排节目;聊人生,谈理想。一间简陋的小屋承载了多少美好的回忆啊!
沿着小过道向东,便到了大礼堂。还是那么大!咦,正在举行联欢晚会吗?薛宝印老师正吹笛子呢,所有人都听得如醉如痴!……去宿舍看看吧,那可是最令人轻松的地方,而最惬意的时光莫过于买好麻花、方便面等美味,待熄灯后睡觉前趴在被窝里大嚼特嚼的时候了。你听听,聊天声,洗漱声,嚼食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而一听到张玉芹主任带领学生会查宿舍的声音在楼道口响起,宿舍里的“交响乐”就会不约而同地立即停止,待脚步声远去后才又响起“咯吱”声。真是幸福的回忆……出了宿舍南门,就是三年级的教学楼了。怎么有人在哭?是谁在喊我?学长们要毕业离校了?每年毕业都会照很多合影:同县的、同乡镇的、初中同校的、师范同社团的,好有趣。现在还没照相,他们怎么就要离开啊?……
在哭泣中醒来,泪已沾湿枕巾。回想梦中情境,感伤涌上心头。屈指算来,毕业已20余载,竟几乎没回过母校。最初是忙于陌生的工作和角色转换;后来,“近乡情更怯”的心情使自己害怕遇到熟悉的师友拿自己当客人;再后来,却是因学校教职工的更替而担心去了也无人认识;现在,亲爱的母校,我更不敢去了,因为早已听闻你的繁华今非昔比,可让我魂牵梦萦的是我年少时你那朴实无华的模样,只怕见了这一面,脑海里会模糊了你的旧日容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