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妈妈也想带你去旅行
随手拿起一本教育类的杂志《师道》来翻看,就被第一篇《走读的力量》所吸引。
作者一家三口在暑假的时候跑到美国的东岸溜达了近20天,其中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浸泡在被誉称为一部立体的世界艺术史百科全书的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从古代到现代,从欧洲到远东······,从绘画雕塑到装饰建筑,从整座埃及神庙到整座精心复制的中国式园林······就等于看完一部完整的世界艺术史。这对于作者正在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就读三年级的女儿来说进行了一场高规格的艺术熏陶和洗礼。
近20天,作者一家每天穿梭于纽约市的大街小巷,坐巴士、搭高铁,登上帝国大厦的顶端俯瞰整个纽约;专门到百老汇观看它的首本歌剧《狮子王》······,中西文化和认知在这次旅途中不断激烈碰撞,并最后形成全新的合体。
一个人的丰富阅历,就在此过程中慢慢形成。
从文中感受着作者的所看,所感、所思。这勾起了我对带娃旅行的向往。
曾经,我感觉旅行也并没什么特别的,甚至可以用一个字来表达:“累”。偶尔带娃到不远的大海边玩玩沙子,去多几次也觉得没啥意思。偶尔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走走,一圈下来,除了一个“累”字,再找不到第二个字来形容。根本体会不到“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的精髓。(不过,我也没读过万卷书)
可看了作者的文章,我才感觉到,原来并不是旅途没收获,而是我没有一颗体会生活、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心。
作者提到,很多家长问她,,该带娃去哪里旅游呢?她下面的话也为我指点了迷津:这得因人而异,总的来说,学龄前的孩子适合带他们去感受大海的汹涌\去体会草原的辽阔\去看看大雪的漫天飞舞,用大自然巨大的落差刺激孩子还处于混沌期的认知神经。最适合小学生的游历目的地莫过于跟着书本走。即是孩子告诉你:他想去北京\想去天安门\想去登长城······
有段时间,我儿子痴迷于听《故宫里的大怪兽》,那时他不止一次对我说:“妈妈,我好想去北京,去故宫里看看。”有时儿子对我说:“妈妈,我真的好想好想看看真正的雪呀,你能带我去吗?”······。我知道他所说的地方都是他从故事中或书本里得知的,文字的描绘引发了儿子想去看一看的欲望。可每次,我都是模糊的搪塞过去。
这里面的原因,有一部分是经济的原因:供房、供车、一家子的生活费等等,真是钱包羞涩呀。都不敢跟朋友说没钱去旅游,只有在朋友圈羡慕地观看他们天南海北游玩时拍的照片。另外一个原因,其实就是我认为旅行根本不重要。因为如果我认为这件事很重要,那么一年去一次远途旅游还是有可能的,所以,究其原因还是自己缺少了内在的驱动力呀。
从此刻起,我该好好想想,如何规划以后的旅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