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汉灿烂—月生沧海 观后感

星汉灿烂—月生沧海 观后感

好看的剧也看完,值得好好思考了。我们看完剧开心了吗?至少,我清楚,在完结的那一刻,我们并不开心,而且还有一点失落,当然,欣慰才是最主要的。让我不禁感到一阵惶恐。接下来听我慢慢道来。

思考1:我们看剧为了娱乐,却引起了悲伤和欢喜的交织,引起了情感的共鸣。我们会说这是作品好,能够打动人心,那现实生活中我们为何没有如此刻苦铭心?

答:我们能理解角色,因为我们了解他们,我们知道他们的性格特征,因为从一集一集看下来,那么,我们在刚认识一个人时,所花费的时间还没有电视剧多,而之所以世上没有真的感同身受也是有根据的。那反观我们在看剧时却是可以做到代入且共情的,这就是生活所缺乏的耐心和理解。我们一步一步分析,首先认识到,在古代人中共情的案例数不胜数,一个好官死去后被全城相送,在近代也有周恩来,邓小平的故事,人们是共情的。当然,并非说现在就不共情,只是会发现这件事变得很难,有时候家人之间都很难。我很好奇是什么造成了这些情况,有人会说:“这就是发展造成的,没办法”。现代人的理解少了,人们变得更加直接,(此处举例:女朋友想让你明白她的意愿,她说了半天要你之间去想,此时她是不是不能算“直接”呢?,答案是依然是“直接地”因为她想要你明白的心情是直接地,也就是说,她急了)本来情感这件事本来就不能急(从剧里也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思考2:剧里的设定会给我们潜意识带来什么样的危害呢?一件事必然有坏处,这个不用纠结,只是其大小不同罢了。

答:剧里的人性格特征明显,可是现实中人是很多面化的,把不现实的事情看进去,潜移默化就会养成主角的思维观,只是影响程度不同,程少商与凌不疑这样的单一性格特征都需要经历种种磨难,更何况现实生活。第一、我们远不及剧里那般通透;第二、我们现实生活中远比剧中磨难多得多;第三、现在人们已经习惯一个人在剧中抒发情感(当然也有很多其他方式)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先从现代社会的主流娱乐方式说起:短视频,首先,快乐是一件让人上瘾的事情,所以为了逃避不快乐,可以选择唾手可得的快乐,然后开始躺平,最后会发现越来越不快乐,就是说:快乐越来越贵。因为快乐阈值升高了,所以我们很难开心起来,这样就会导致急躁,那么就会回到短视频开始逃避,恶性循环。(同理,生活中其他唾手可得的快乐一样,不止是短视频)

思考3:本身为一部爱情观的剧,对我们的爱情指导是否有重要帮助?

答:因为加了“重要”二字,那就仔细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可以遇到那个角色可能性大A:凌不疑 B:楼土堆 C:袁辅导 一分析便知道:首先很少有这样的男人,而且,想要遇到这些男人的女人只怕会更少,就是大部分人穷尽一生可能就是遇见了B:楼土堆,而且、这还算作幸运的,一旦这种挑A的观念上头,可能就很难找到合适的了,当然,可以选择不将就。还是最后节目说的那句话“海底月是天上月,镜中人是眼前人。”

慢下来,多一点耐心,多一分理解,两个人的秘密,等到生老病死终会发现:理解一个人需要一辈子,(包括我们的父母、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