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了东北的孩子们,2月8日晚上七点二十分,从长春飞扬州,晚九点半到达扬州。
大概是飞行时间短的缘故,这个航班不提供餐饮 ,一下飞机就觉得有些饿。(也是怪事,出门在外总是像猪一样能吃能睡。)就急忙找了出租车,告诉司机,拉我去一个能吃饭的地方。司机却说,都什么时候了?没有吃饭的地方。这是明显的歧视老年人的行为,我很生气,大声嚷道,堂堂扬州,晚十点不到,居然找不到吃饭的地方?你怎么说话呢?司机说,大叔,你搞错了,这里是农村,真的没有吃饭的地方,市里当然有,但是很远,有四十公里,你确定去市里吗?
我告诉他,我是从东北过来扬州看瘦西湖的,你把我拉去瘦西湖附近。他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来,对我说,上车吧,我们走。
司机其实是个非常热心的小伙子,很爱他的家乡,跟我不停的介绍扬州的前世今生,有些我知道,有些并不知道。"隋炀路"、"史可法路""大明寺"的路标虽然一闪而过,但是在我的脑海里久久浮现着"京杭大运河"、"屠城十日"、"鉴真东渡"这些震古烁今的历史片段。
扬州,我看你来了!
瘦西湖一带是扬州的中心,十点多了,仍然灯火通明,人流如织。一路走来,我看到包括东北的许多城市已经恢复到疫情之前的状态,心下大慰。司机叮嘱我去哪里怎样走,不要走丢了之类就告别了,我很感激他。
吃了些扬州炒饭,喝了杯扬州的"吴钩小醉",找了家叫做"骏怡"的酒店住下了。我在扬州有二十年前结识的文友,我们约好一起去荡舟瘦西湖,然后去南京看望老师。我就满含着期待沉沉的睡过去了。
一觉醒来,天已大亮。步出酒店门外才发现,下雨了!这是我最担心的情况。扬州地处江南,这种雨在这个季节一时半会停不下来。而且,扬州比不得广州,广州的气温在二十多度,扬州还不到十度,突然而至的降雨加重了心中的凉意,心情一下子糟糕起来。就通知文友取消约定,看看能不能在雨中一个人去哪里转转。游人告诉我,附近有个"个园",值得一看。
"个园"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烟雨苍茫中,龋龋独行于扬州的大街上,心里也不怎么发烦。我很喜欢江南的烟雨,不很在乎它打湿了身上的衣服,浇灭了手中的烟头。
"个园"是个及其典雅的所在。虽然是春寒料峭,依然是满目葱茏。尤其是大片大片的竹林,绿意重重,传达着遗世独立的强烈信号。有些古建筑都有上千年的历史,古色古香,精致无比。
返回酒店,心里祈祷着,天快放晴吧,别难为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