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时间在我们的眼中是如此的珍贵。青春,作为我们一生中最难忘、最富有激情的一段时光,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更有难以估量的分量。 “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 ”屈原的话提醒着我们青春的意义。
青春,这两个并不复杂的字眼却承载着我们太多的情感,太多对于未来的想象。我们在青春的岁月里尽情地挥洒,为了我们的梦想,为了我们想要的生活。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定义青春?是10到24岁?还是只要人心不老,则青春永在?不同的人肯定会不同的定义,而我倾向于后一种。青春不应该依据年龄来划分,有的人,也许他正值风华正茂的年龄,却老态龙钟,而有的人,老当益壮,虽已老但充满生命的活力。青春,这两个让人看到就觉得热血沸腾的字眼,应该属于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的人,应该属于热爱生活的人,应该属于有思想有行动的人,而不是有大好青春却畏手畏脚的人。
虽然张泉灵是前央视的知名主持人,但是在听到她的一期脱口秀节目之前,我对她几乎没有任何印象。偶然的一次机会,我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了一个叫《罗辑思维》的脱口秀节目,看到有一期的嘉宾是张泉灵,觉得这个名字似乎听过,就点开听了。这一听,这个原来几乎完全陌生的名字一下子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从主持到风投,这两个我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领域,她用半年的时间完成了跨越,而且做得相当好。《罗辑思维》的主播罗振宇,一个比张泉灵在风投领域资深得多的人都忍不住说:“她怎么就能成长得这么快!”是啊,她的转变和成长快得让人惊叹。
改变和成长,无论放在人生的哪个时期都是痛苦的、艰难的,但是这两个词代表着青春,体现着青春的意义。青春的独特正体现于我们每时每刻的成长,青春的意义正在于我们日新月异的改变。张泉灵的成长速度,震撼了我,打破了我对中年人的认知,也刷新了我对成长的看法。我之前总是以为,想要转变一个中年以上的人的观念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但是她让我明白,限制一个人成长和转变的不是年龄而是一个人的看法和认知。
很凑巧的,在最近的体育新闻里看到了对一位运动员的介绍,她带给我的震撼不亚于张泉灵。如果用改变和成长来描述张泉灵带给我的震撼,那么,必须用坚持和挑战来形容她。她是夏奥会和冬奥会两栖运动员,是世界上所有两栖运动员中获得奖牌数最多的运动员,她就是加拿大运动员——克拉拉·修斯。她的名字不如梅西、菲尔普斯、罗切特等奥运金牌获得者响亮,也许没有太多的人知道她,但在我看来,她是一位比他们都更伟大的运动员。
曾是问题少女的她,1988年开始练习短道速滑,1990年在自行车教练的建议下改练自行车,1996年夺得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赛和计时赛的两枚铜牌;悉尼奥运会上,修斯在自行车赛得到了第六。之后,28岁的修斯重返速滑并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女子3000米速滑赛中获得第10,5000米比赛中获得获得第三,她也因此成为历史上第4位在夏季和冬季奥运会上都获得奖牌的运动员。2006年都灵冬奥会,总共只练了七年速滑的休斯成了夺冠热门。5000米决赛,她最终以6分59秒07冲过终点线,以1秒多的明显优势打破了卫冕冠军佩希施泰因在该项目上四连冠的期望,获得了自己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此外,休斯还帮助加拿大队获得了女子团体追逐赛的银牌。
2枚夏奥奖牌,3枚冬奥会奖牌,此时的休斯成了史上第一位在夏奥会和冬奥会上都取得不止一枚奖牌的选手。但她没有满足,2010年,冬奥会来到加拿大时,休斯在家门口续写了辉煌。尽管已经38岁,但休斯仍然竞争力十足。女子3000米,她获得了第五名。最后进行的女子5000米是休斯速滑生涯的告别演出。在本土观众的欢呼声中,休斯奋力向前,滑出了6分55秒73,比她都灵冬奥会夺冠时快了3秒多。最终,她排名第三,以一枚奥运铜牌告别了十年速滑生涯。告别速滑之后,休斯的运动员生涯并没有停止。她又回到了自行车,并在2012年参加了伦敦夏奥会,以将近40的年龄获得了女子公路计时赛第五名。
这是一个让人热血沸腾的故事,修斯用她的前半生书写了一段青春的传奇,用她的坚持为世人谱就了一曲激扬的华章。
两位伟大的女性,向我们完美地诠释了什么是青春。青春不是风华正茂的年龄,而是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勇气和力量,是对生活的热爱和无尽的生命活力。希望我们不为年龄所束缚,永保青春之心,青春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