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1

防洪减灾,基层应该怎么做


“真是十几年没遇见这样的天气,老话说,秋天薄云庄家收,阴雨连绵不会有。可今年真是天气反常,越到玉米、棉花、大豆、辣椒成熟收获的时候,越是十几天的连绵阴雨,而且降雨还很大。”一位在田地中冒雨抢收玉米的农户向记者说道。

步入九月以来,鲁西南地区接连受强降雨影响,降雨同期增长接近50%,一时间,农村道路积水,池塘、田地里涨满了水。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一些农田区域由于地势低洼,加上原有的田沟被填平种田,所以导致农田一连几天都存在积水。

我们都知道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异常天气可能越来越频繁,对于可能导致农田被淹、粮食安全得不到保障类似的问题,乡镇基层如何更好地进行防治,这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我们需要从政府政策、群众思想两方面重点着手。

一方面政策要因地制宜,农业资金要不打折扣的落实到位。特别是针对那些地势较洼的区域,要安排农田水利专家实地察看并结合当地群众进行合理疏导流水问题,对于地势低洼地区,确保每块区域都能够流出积水;在高标准农田以及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避免项目使用困难、过后维修困难等问题。此外还要注意高标准农田要有独自的排水渠道,不要和四周的普通农田流水渠共用;另外在农业专项使用资金方面,审计、纪委等部门要严格落实资金流向,确保资金能够准确到位,对于存在贪腐、工程质量存在问题等行为,要坚决予以严查、严处。

另一方面就在于群众思想方面。基层政府在平时工作中,要把防汛意识贯彻到位,利用好宣传车、村村响等广播手段把防汛知识、耐涝农作物以及防汛手段都讲解清楚,乡镇政府每村都安排至少一名包村人员,当防汛工作来临时,要结合村干部把群众安全放在第一位,另外就是要把农田积水排放出去;要广泛发动群众参与排水,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村民不能为了一点利益损失而阻碍整个沟渠畅通;除此之外,农作物保险制度要落实到位,让更多的群众知道保险内容以及保障利益,积极鼓励农户进行参保。

真心希望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最终能够让村民少受损失,增强凝聚能力,感受基层政府的切实作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