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接受乌利亚的结局

“乌利亚明明是个义人,为什么他的妻子被人玷污,自己还惨死在前线?↑既然有大能,为什么不出手帮助?他的爱在哪里?”这是一个刺痛人心的问题。乌利亚的忠心与清白,反衬出大卫的阴谋与冷血。一个正直无辜的人,却在最黑暗的算计里倒下。这样的故事,不只出现在书里,我们的现实也常常如此:坏人得势,好人受害;奸恶横行,而↑似乎沉默。如果我们只回答“↑的意念高过人”“↑必有美意”,这样的安慰显得过于轻巧。因为真正的困惑不是“乌利亚的死”,而是“↑的沉默”。如果连义人的鲜血都不能换来↑的出手,那么我们还能怎样相信他的公义?乌利亚是谁?书上称他是“大卫的勇士”之一,是对大卫忠心耿耿的战士,他的名字意为“↑是我的光”。当大卫贪恋拔示巴时,乌利亚正忠诚地在前线打仗。他拒绝回家与妻子同房,因为战友们还在战场上,他不愿意独享安逸。然而,正是这样一个义人,最终却死在自己所效忠的君王手里。大卫设下阴谋,命约押将他推到前线最危险之处,最后乌利亚被杀。一个忠心的勇士,倒在了他最相信的人手里。我们习惯把↑的作为理解为“及时阻止”,但书中从来不回避这样的张力。我们在书中看见很多无辜的人流血....甚至连↑自己,完美无瑕的义人,也被恶人羞辱、D死。↑为什么沉默?


第一,他要罪彻底暴露。

如果在乌利亚的死前,他就伸手拦阻,大卫的嶵或许永远不会显明。人们仍会以为,他只是一个有点软弱的好王。正是乌利亚的死,把大卫的伪装撕得粉碎,让人看见:即便是以色列最伟大的王,本质上也是一个嶵人。


第二,他要罪累积到“满盈”。

书上说,这些人的罪孽“还没有满盈”,所以↑暂时容忍。他的方式是让邪恶自己暴露、累积、成熟,然后一举处理。他的沉默,不是无能,而是让嶵恶的证据累积到无法否认。


所以,乌利亚的死,不是↑忘记,而是他在积蓄申-判。


如果我们是乌利亚的家人,我们当然希望↑立刻救他脱险。可↑的眼光,不只是救一个人,而是要在整个历史中确立他的公义。


想象一下,如果乌利亚被神奇迹般救下,大卫的阴谋被挫败,但没有人知道真相,大卫依然是那个“完美的王”,乌利亚依旧是无名小卒。


然而今天,当我们读书时,情况完全反过来了:乌利亚的名字被记在卷上,永远与“义人”相连;大卫的名字虽伟大,却永远带着污点。


乌利亚之死,让全世界都知道:没有人能因地位和权力掩盖嶵恶。↑宁可容许一个义人暂时受害,也要在历史长河里,为千万人确立一个清晰的真相,嶵人就是嶵人,纵然是“合↑心意”的王,也一样需要晦-改。


↑所要的,不只是救乌利亚,而是要藉着乌利亚的死,整-救人们对“人本偶像”的迷信。


在世人眼里,乌利亚死得很冤枉。他什么错都没有,却失去妻子与生命。但在↑眼里,他不是失败者,而是见证人。乌利亚拒绝回家享受,与战友同苦;他顺服君王的命令,直到死。这份忠心,在书里永远被记念。相比之下,大卫虽活,却因这件事终生蒙羞。乌利亚的死,使大卫的嶵更显丑恶。乌利亚不只是受害者,更是镜子,让世人看清人心的败坏。


真正的失败,不是肉身的死亡,而是见证的失落;真正的得胜,不是活得长久,而是被↑记念。


但问题仍然在:↑为什么要用义人的血来换取见证?这不残忍吗?立刻惩罚坏人、把好人立刻救出,如果只是这样,那邪恶的问题永远不会真正被根除,只会一再上演。世上曾有一位完全无辜的人,被陷害、被羞辱、被处死。在那最黑暗的时刻,↑选择了沉默,但正是因为没有“即时整-救”,才把人类最深的嶵与恶暴露无遗;也正是因为那段沉默,才为后来的复原与更新留下了可能。换句话说,表面上是失败,却成了历史的转折。因此,义人的受害,并不是↑缺席的证据,而是他彻底面对邪恶的方式。乌利亚的死,以及历世历代无辜者的眼泪,都不会白白流下。它们在天上的账簿里都有记念,最终都将被翻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