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记忆中,好像十几年都没有教过七年级了。今年终于可以从七年级的部编本教材开始教起,内心非常欣喜。
本册部编本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课文按照内容类型进行组合,并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均匀的分布在不同的教学单元和教学内容中。
本册书还特别重视阅读能力与阅读兴趣的培养。前两个单元重视朗读,要求声音响亮,身姿端正,仪态大方,发音吐字准确清晰,顺畅流利,投入感情,并把握速度和节奏,通过重音和停连读出感情,把朗读课文当成表达自己主观感受的过程。第三四五单元重点学习默读,要求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一定的阅读速度,并在阅读中勾画关键语句,把握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
朱自清先生的《春》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四季美景,抒发了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四个,一是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读出美好的情感。二是激发联想和想象,体会课文优美的情境。三是背诵优美语句,揣摩关键语句,积累语言,关注语言文字的细微之处。在学习时重点通过语言之美和修辞之美,引导学生感受景物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
我用提问关于春天的古诗词导入新课,然后简介作者,让学生齐读生字和课下注释,接着告诉学生,文章写了盼春、绘春、颂春三个部分,让学生齐读课文之后,根据这个提示给全文分段,从而理清文章的脉络。接下来告诉学生,作者用几幅美丽的画面来表现春天的美丽,请给这几幅画各拟一个小标题。学生将第三段拟为“春草图”,第四段拟为“春花图”。此时我及时喊停,告诉学生:我要加大难度,将三个字的小标题扩展成五个字。学生认真思考之后,拟为“春风悦唱图、春雨润物图、老小迎春图”。然后,我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美美的读,并在班里举行了一个小型的朗读比赛。
第二课时,我让学生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你看——”的格式来说话,提示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出优美的画面,并引导学生体会抓住景物特征来写景的方法。然后再让学生用“我最喜欢——,这段中——词(句)最有表现力,它——”的格式在文章中做批注,引导学生品味优美语句。在学生的交流中,我们体会了两个“盼望着”叠用所表达的急切的向往之情,领会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钻”字的动感美,感受了春花图中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之美,体会了春风图中触觉嗅觉视觉听觉多感官描写之妙。最后,我让学生模仿春风图或春雨图,写一段描写夏风或夏雨的片段。
第三课时,我用抽查背诵开始,在提问背诵的同时,找了三名同学将春风图默写到黑板上,然后让同学齐读,第一遍读,读出重音,第二遍读,读准停连,第三遍读,通过语气语调语速的变化传达情感,用这样的方法再次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接着点评上一节课学生的小练笔,重点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将看不见摸不到的夏风写具体写生动,并将学生写夏风的片段与朱自清先生写春风的片段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明白,除了用多种感官来描写之外,还可以用衬托的手法,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将景物写生动写具体。
一篇短短的散文,我整整用了三个课时来教,中间有很多时间都花费在了对学生的习惯培养上,比如反复要求学生及时做笔记;提醒学生坐姿要端正;告诉学生在分享自己的赏析批注时要明确说出来是第几页第几段,并将这句话读出来再赏析……初中语文和小学相比,在学习方式上有很大的变化,有很多语文知识需要详细讲解,很多学习习惯需要反复强调,就好像在带领小孩子走路一样,需要慢慢的、一步一步的,将每一步都走扎实走稳健。
希望我和学生一起,能够在通过文字寻找美好的过程中,让自己不断地遇见美好,并逐渐成为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