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贴适用刚入门的小朋友)
俗话说,见字如面,字如其人。一手漂亮的字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与品格,甚至影响你的一生。
那么如何练字、将字写好?
1、认识到书法学习的重要性
首先家长要重视并积极培养孩子的写字兴趣,并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练字环境,比如帮孩子制定一个每天练字半小时的计划,如每天晚上七点至七点半。
固定时间利于孩子习惯的养成,形成条件反射,培养学生的练字兴趣,并且坚持下去,据说一件事坚持21天就会形成习惯,坚持90天以上就养成了稳定的习惯。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练字,不仅能给孩子树立榜样,自己也修身养性。
2、注意孩子的坐姿,放慢速度
三个一“一寸一尺一拳头”“头正、肩平、臂开、身直、足安”,手臂大概10到11点钟之间的倾斜度,手指距离笔尖一寸,手自然成拱形,笔架在骨节延伸处舒服即可,
3、多进行临摹与练习
让孩子临帖练字,学习字帖上的横竖撇捺等基本笔画,基本笔画也可以搭配一两个字进行练习,然后学会脱离字帖去背这个字的结构。跟着字帖练字的时候,要认真观察字帖上的字。
学习字帖上的字形,结构,笔画等,分析揣摩字的笔画特点及笔画间的相互关系。这个字的间架结构是方是长还是扁的?比如日月的“日”字就是一个瘦瘦的小长方形的;一二三四的“四”就是是一个扁扁的小梯形……观察好之后再写就比较容易了,如果写一个字需要3分钟,“观察”的时间就要占2分钟,成竹于胸,写起来就很容易。写完之后一定要和字帖去比对,看自己写得哪里和原字不像?千万不要埋头苦写,“比对”的环节不能省。
4、学会“背”字帖
有的人看着字帖的时候能把字写好、平时照着练习还行,但是一到日常书写就回到解放前了。
为什么呢?打个比方吧,弹钢琴,看着谱子,弹得就还行。一拿开谱子就不会了,这是为啥?因为根本就没有背谱子啊…很多人在练字的时候,前几步写的有模有样的,但是脱离字帖,字体就被打回原形了,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背下字帖上的字形~在练字的过程中,背贴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了,如果不会背贴,脱离字帖后根本无法写出漂亮的字帖。背贴,其实就是在临帖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就像背课文一样,每一个字都能清晰地在不看字帖的基础上,正确地默写出来!
如果做到了以上几点,写字水平就会有一个初步的飞跃!
5、适当的奖励
当每天顺利完成任务要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表扬~周末假日有时间可以到博物馆、展览馆看看,领略一下历代书法家的魅力,培养书法兴趣,再买几幅字画,挂在自己的书房内,时不时的影响一下书法领悟力。
对于刚入门的小朋友,很难做到间架结构的平衡与协调,感知能力与大孩子们有一定差距,经常有大小不匀称,结构难把握,笔画不到位等难题,这里推荐一套字帖,帮助孩子们在临习时轻松掌握,有效降低练字难度,让写好字变容易。
汉字之所以美丽,与它美妙的几何布局也是分不开的
书中的每个字都按照汉字拼写格做好了划分,帮助孩子们快速对字做好定位。尤其小朋友对于空间把控不是很好,可以借助汉字拼写格及范字进行对比检查,能迅速找到所写汉字的优点和不足,提高练字效果。
熟悉后可以更换名家字帖,然后再到古帖。学会观察后,坚持练习,长期以往,字体会产生不一样的变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