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除了孩子的暴脾气外,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对话也是父母们比较头疼的一件事儿。要么不理你,要么一句话把你噎死。这究竟是为什么?怎么才能和孩子正常沟通呢?这次课我们就来谈谈孩子听话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大自然中的花儿,颜色鲜艳的花儿,像是牡丹啊,玫瑰啊、月季啊等都很漂亮,但是香气不浓。而茉莉啊、夜来香、桂花、百合啊,颜色不鲜艳,但是香气袭人。为什么呢?花儿在靠颜色或者香气吸引蝴蝶过来授粉,这样才能繁殖下一代。大自然中每一个生命,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并没有人管他们,他们都没有自行毁灭,而是按照自己的节奏、自己的能力尽力地生长着,绽放着,在大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就是生命的第一个特点。尽最大努力好好地活着,积极地活着,这是生命和大自然得以发展和延续的本能。
玫瑰没有想过变成桂花,桂花也不可能变成牡丹。这是生命的第二个特点,每个生命带自带生命的密码,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生命,这就是生命的多样性,也是大自然如此丰富多彩的原因。
蒲公英的种子会带着妈妈的给的小伞飞走,找到自己的家,每一个生命成熟后都会离开母亲。这就是生命的第三个特点。
每一个孩子,我们每一个人也是大自然中的一个生命,他们和动物、植物一样,也有生命的三个特点。那就是:1、努力活着,好好活着。一个人天生就有需要被主流社会价值观接受的欲望。知道要获得这样的资格,需要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帮助别人。这样的欲望和动力不是父母给的,而是每个生命自带的。2、人是有个体差异的。即使是父母和孩子之间也是不一样的,不是你喜欢的孩子就一定喜欢,不是你擅长的,孩子就一定擅长。3、每个人都渴望自由成长,都需要独立的空间,年龄越大,需要的独立空间越大,任何人都不愿意成为别人的附属品。知道了孩子的特点后,我们再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会不听话?
孩子为什么不听话了?
青春期孩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孩子不再想听父母的话
身体的强壮、心理的发展,都决定了孩子想要脱离父母的管控。成长的力量让孩子渴望独立,渴望有自己更大的自主权和空间。如果父母仍然像以前一样事无巨细地安排孩子,一定会遭到孩子的反抗。
一直被过度管理严格管理的反弹
父母亲长期以严厉的态度和失控的情绪和行为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小时候孩子被管控过多,压制得太厉害,此时的孩子就会反弹得厉害,逆反得厉害!人类是高智慧生物,天性优美,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能力绝不可能输给任何其它生物。如果一个孩子身上有某种根深蒂固的、反天性的毛病,那不是他的本性,而是他企图摆脱环境压迫的求救方式——提醒养育者,你们需要改变一下对待我的方式方法了。1、 我接访的一个16岁的高二女孩儿,从小被母亲严格管控,只要不听话,就被妈妈暴打,或者是辱骂,现在有很严重的自残现象,她告诉我说:她妈妈从早上6:00到晚上10点,一直让自己学习,中间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可以休息。就这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还要不停地提要求、讲道理。如果不听话,考不好,就会被妈妈打,孩子说简直要被逼疯了,现在才高一,真想脱离这样的生活,不知道这样的生活能不能坚持到考上大学离开家。
听话的孩子真的好吗?
我们的文化里总觉得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听话的孩子让大人省心,让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人的天性决定了没有人愿意按照别人的安排生活和学习。我们不可能违背大自然的规律生活。如果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对孩子进行过于严格和苛刻的管理,比如:吃什么?吃多少?穿什么?穿多少?几点起床?几点睡觉?和谁玩儿?在家里不能闲一会儿,只要做下来,就会唠叨孩子怎么不去学习?恨不得让孩子完全按父母规定的时间和方式去生活,孩子的内心一定会产生对立的情绪,听话的乖孩子不说什么,不听话的孩子就总是和家长闹。长期下来,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就像上节课我们讲的一样,听话的孩子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不听话的孩子可能以逃学、沉迷游戏、不和父母对话的形式表现了出来。有些孩子小时候听话,大了可能也不听话,也开始反抗了。
听话的孩子长大后没有创造力,缺少做事学习的动力,丧失活力。缺少独立思考的能力,循规蹈矩,思路狭窄,没有主见,不敢担当:领导让干啥就干啥。怕犯错。怕被惩罚,畏畏诺诺,不敢越雷池半步。做事情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让别人认可自己,得到赞赏。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动力,可能也会做得很好,但是不快乐,也不会在工作中创新,没有创造力。
自我功能被父母外包,丧失学习的动力。长期严格的管控,事无巨细的安排和包办,就像在孩子身上加上了一圈圈的绳索,孩子被绑在那儿,只能做乖乖听话的宝贝,孩子的很多功能就丧失了,不知道按时起床,什么都不想做,也不会做,懒得做,没有生活和学习的动力。任何人都想成为他自己,想为自己活着,而不是为别人活着,而爸爸妈妈不允许。当他发现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为自己活着时,就放弃了,自然就没有了做任何事的动力。所以,孩子的学习动力是天生的,不是培养出来的,孩子没有学习动力,恰恰是被父母压制住了。
为什么我们想让孩子听话?
农耕文明的教育理念:权利之争,把孩子培养成一种工具。
长期的战争和贫穷,让我们的祖辈和父辈都有一种深深的不安全感,这种感觉就像传家宝一样,让我们的内心普遍比较脆弱,总是在找一种安全感。就好像溺水的人,如果自己不会游泳,会拼命抓住一个木头,如果自己会游泳,那种对木头的掌控感就会弱一些。其实现在已经没有战争了,我们也相对比较富裕了,就是说我们水性已经挺好的了,但是心理上的那种不安全的感觉还在,而这种不安全感,就会想让我们抓住一个什么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孩子的学习,以及和学习有关的一切事情。孩子就被牢牢的控制和管理了,以至于到了不能喘息的地步。
潜意识中害怕孩子和自己的分离。父母头脑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独立,但是潜意识中又怕和孩子的分离,特别是有些父母童年时受过分离的创伤,怕被孩子抛弃。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的控制也就会更多。觉得孩子不听话了,就会离开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