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听了一堂网易的公开课,是围绕着‘’乖孩子‘’这个命题展开的,听完这堂课,心中有少许感慨 。
什么叫‘’乖孩子‘’,就是表面看上去乖,其实压抑了内心所有的真实情感,以父母期待的方式生活着,以这种方式去获得父母的认可和疼爱的那种孩子。这一类孩子从小就非常的懂事,甚至可以说是早熟,他们从小就懂得以自己的成就来讨好父母,取悦父母,以获得父母的关心和疼爱,特别是在有多个孩子的家庭 。他们从小学习非常努力,成绩非常优秀,因为他们明白只有成绩优秀,父母才会更多地关注他们,给他们更多的爱。不仅父母如此,亲戚朋友也是如此,学校里的老师更是如此。这类孩子长大以后在社会上也是一样,始终坚持一个信念,我必须和别人不一样,必须出人投地,必须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这样人们才会认可我,尊重我。为了这个信念而努力奋斗。至此,这是一个人成长道路的最好模式,但是,也有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如果外界的变化不能如人心所期待的方向发展呢?或者说自身的某些方面不能与外界的变化保持一种平衡感,这时,这些孩子如何应对?或者说这些从小在父母眼里是‘’乖孩子‘’,在老师眼里是‘’好学生‘’的这类孩子,长大后怎么处理这种自身与外界的不平衡呢?孩子内心这种极力想要获取某种成功,以求获得父母,亲朋好友的认可和关爱的心理,极有可能让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产生焦虑情绪,如果父母老师不引起重视,任其发展,就有可能让孩子患上焦虑症,乃至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症。
人(包括孩子)为什么会患上这些病,就是因为缺失平衡感。为什么会缺失平衡感,就是因为不能接受。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能接受外界的变化,缺失自身与外界变化的平衡感。二是不能接受自身的变化,缺失自身优点与缺点的平衡感。这些从小就懂得为了让自己得到更多爱的孩子,从小就非常努力的生活着,长大后也是如此,为了得到领导的垂青,为了得到更好的爱情。但是长大以后没有了父母的肩膀护航,没有了父母的避风港湾,一旦出现不如意的情况,外界的变化没有如其所愿,我付出了这么多,到头来却是这样的结果,不能接受,就会一蹶不振,乃至患上抑郁症,甚至精神分裂症。当然,也不否认有心理素质强的孩子存在。
所以,现代家庭教育不能忽视对孩子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小锻炼孩子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的处理方式,现代优秀孩子不仅仅要求学习成绩优秀,还要求心理调控能力强大。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现代的优秀的孩子 ,以后也会是社会的栋梁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