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后,我靠AI内容创作找回节奏并跑通了第一个产品雏形

说实话,刚失业的时候,我是懵的。每天醒来不知道该干嘛,一时间仿佛从生活的正轨中被甩了出去。焦虑、迷茫、没方向。

但现在,几个月过去了,我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我靠AI,重新找回了节奏,并且跑通了我第一个AI产品的雏形。

一、从写作开始:用AI学习,用输出驱动成长

我先是从内容创作入手,每周坚持写一篇文章或一组图文内容。不是为了流量,而是为了“学会”——我用费曼学习法逼自己输出,从写中学、从教中练。

这条路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因为虽然AI能协助,但内容要有质量、有逻辑、有洞察,就必须自己先搞懂。

每篇图文,大概会花我半天时间去打磨。生成图文是技术问题,打磨逻辑和表达则是认知问题。我逐步建立了一套工作流:AI 辅助生成内容 -> 自己优化结构与语言 -> 配图生成并排版。虽然工作量不小,但它让我重新找回了掌控感,也明确了方向感。

二、第二阶段:我想让“AI 来上课”

在图文基础上,我开始琢磨,能不能做成AI讲师视频:像真人老师一样,边讲PPT边教学。

这一块,我分了几个关键节点去推进:

✅ 自动生成讲稿:每张幻灯片生成匹配的口播内容

✅ 文本转语音(TTS):自然流畅的AI语音朗读

✅ 字幕自动同步:让字幕和语音精准对齐,支持从字符级到句子级处理

✅ 完整的视频生成流程:自动合成视频,无需手工剪辑

中间也遇到了一些小瑕疵,比如百分号读法错误(“95.4%”被拆开来念),但整体上已经可以形成完整闭环。

昨天我还在担心字幕跟语音对不上的问题,今天就找到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这种技术层的小突破,让我感受到真正的成就感,也重拾了信心。

三、未来设想:打造一个“可互动的AI老师”

我对这个系统还有更远的想象——不仅能“播”,还要能“答”。

未来,我希望加入交互功能:用户可以随时打断,提问任何内容,AI 即时回应解答,哪怕是通过语音也能自然对话。

同时,我也计划开放这个系统,让更多人用上它,不论是知识博主、教育工作者,还是公司内训讲师。

四、从“试试看”到“可交付”:产品雏形已成

虽然现在还只是雏形,但这套系统已经能稳定生成内容型视频,且语音自然、字幕同步、流程自动。

我准备进一步打磨细节,同时考虑产品合规、部署架构等问题,比如需要注册公司、合规处理用户输入、计划做SaaS服务或轻型toB交付等。

回头看,其实最难的不是技术,而是心态

刚失业那阵子,我甚至没法安心去考证或者读书,感觉一切都漂浮着。现在,每天我都有明确的目标,推进自己的项目,也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长。

焦虑少了,专注多了。我不再强求立刻见成果,而是相信只要方向对,坚持走,就会一点点靠近想要的生活。

我们都在这条路上,慢慢走,也很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