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绘本,就是很适合学龄前孩子阅读的一种图画书,读过的父母都知道,图多字少,甚至是无字绘本,在大人眼里,这些书,简直就是小儿科!
是呀,小儿科的绘本,难道真的是拿起来就能讲吗?
曾经的我也是这样认为。
可是,这些问题却也跟着来了。
1.拿起来就讲,我竟然跟不上孩子的思路。
一次,拿回来一本书,《妈妈的红沙发》,自己没来得及看,就直接讲了起来,结果还不知道故事讲的是什么,第一页还没念完,宝宝就已经看完图画,要翻第二页甚至第三页了,翻到第二页第三页我又不知道怎么跟前边连起来,所以,在孩子的一再追问下,我也糊弄不下去,却也惹得她不高兴。我怪她翻的太快,她怪我怎么不好好讲?
于是,一段亲子间的不愉快就这样发生了。
2.拿起来就讲,却有很多东西不明白。
其实,有些图画书如果提前不看,自己都有点摸不着北。虽然字很少,可是看完字去找图,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最近,和宝宝读一套十四只老鼠的故事,拿起来就讲,结果十个老鼠宝宝,我真是看晕了,傻傻地分不清谁是谁,他们捉迷藏,却也把我绕的晕头转向。
还好,在宝宝的带领下,一点点地学会怎么区分十只老鼠兄弟姐妹和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这样的亲子阅读,怎会是一种享受?明明就是煎熬。
3.拿起来就讲,很容易让孩子失去兴趣。
想起那本《疯狂星期二》,如果没有提前预习,真不知道里面讲的是什么是故事,直接拿起来就给孩子讲,自己也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该怎么演绎这个故事了。而且很多细节的东西注意不到,很容易忽略故事的巧妙性,当然,也很容易让孩子提不起兴趣。
你都没有发现书里的有趣性在哪里,又怎么去激发孩子的兴趣呢?
所以,绘本拿起来就讲?真是没有那么简单!
那么,我们到底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给大家推荐一个绘本五步阅读法:
第一步:物理隔离。
拿到绘本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先和孩子隔离开,别让孩子看,自己先看看再说。至于怎么隔离,看各自的情况了。
我的做法是孩子的书,定期会屯一些,不放在家,放在单位,拿回家之前,自己先看了,然后再选择需要拿哪本回家。
第二步:提前预习。
这一步是重中之重,有空就要把孩子的绘本提前看看,打开,通风,翻一遍故事,然后再认认真真地把导读手册看一遍。
每个绘本几乎都会有一份导读手册,里面有著名图书推广人的推荐语,或者是儿童作家,翻译者的一些想法,对我们的理解都有很大的帮助。还会有些其他优秀绘本的推荐,可以帮助我们挑选其他好的绘本。
所以,这一步才是讲好绘本最重要的前提,是我们亲子阅读前最重要的准备。
第三步:用心挑选。
每天给孩子拿哪本书去读,什么书该什么时间拿给孩子看,这一点也相当重要。比如孩子快上幼儿园,可以给选择一些关于幼儿园的绘本,比如孩子最近特别喜欢汽车,就可以拿点关于汽车的绘本。
孩子喜欢,才是最重要的。
我的做法是每天下班送给孩子一本书,当然都是在自己屯的书中认真挑选的,如果是成套的绘本,拿了第一本,书的后边会有其它几本的封面信息,这时候,就听从孩子的想法了,她想看哪本,第二天就会给她拿哪本。
这样,既满足了孩子的兴趣,也有效地推动了我们的阅读进展。
第四步:配套设计。
所谓的配套设计,其实可以是千变万化,在做好前三步的阅读准备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提前想好自己讲的方式,大部分的父母一般都是和孩子一起,把孩子拥入怀中,抑或是和孩子并肩而坐,边看边讲,边讲边交流这样的模式。如果提前预习,也可以搜索一些配套的游戏或者对绘本开展一个延展,当然,这些都是建立在每个绘本不同的内容之上的。
比如《落叶跳舞》,就可以模仿书中的落叶,和孩子一起实践一下,特别适合秋天,用落叶去做各种的图形。比如很多绘本都是非常棒的临摹对象,对于天生爱画画的孩子们来说,绘本里的图画也是他们非常喜欢画的对象。
第五步:共同演绎。
当然,演绎,也是在阅读的基础之上开展的。很多故事,也是很棒的剧本,在孩子理解的基础上,陪伴孩子一同表演,角色扮演,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款游戏。
比如《小红帽》,就是一个百演不腻的故事,还有小鸡卡梅拉的故事,小猪佩奇,米菲兔,巴巴爸爸,都是孩子喜欢表演的故事。
五步阅读法,如果后两步有点局限的话,那么前三步可以说是阅读前很重要的基础,而只有前两步做好了,后两步才会有更大的空间让我们去施展。
让孩子爱上阅读并不难,关键在于两个字:用心。
https://101703200005440.bqy.mo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