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打开视频APP打算找点什么看看,随手一滑,《再见,李可乐》,点进去看看,然后,就没出得来了。
这部电影改编自小说《爸爸是只“狗”》,看到片头字幕的时候我楞了一下,爸爸跟狗能有什么关系。随着电影情节的展开,我明白了。
电影开头是李妍和爸爸一起去阿勒泰滑雪的场景,在滑雪的过程中李妍戴着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爸爸发现前方危险大声叫李妍停下,疯狂打手势,李妍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等李妍终于看到爸爸的手势停下的时候,爸爸也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随即雪塌了,李妍从此没有了爸爸。
从镜头转到爸爸在医院抢救,我的眼泪就不停地往下掉。在父母亲情这一块儿,我的泪点极低,以致于这部电影我算是从头到尾哭着看完的。
妈妈最后勇敢地做出了拔管的决定,听着监测仪“滴”的长音,电影里很安静,电影外的我却哭成一个泪人。
李妍和妈妈回到家后,两人都还沉浸在爸爸去世的悲伤中,但妈妈必须更坚强、更勇敢。女儿快要高考了,工作也不能落下,丈夫走后店还得营业,日子还得过,生活还要继续。
爸爸走后,李妍遇到一只像极了爸爸的狗,一路追随她。忙得焦头烂额的妈妈一开始是反对养狗的,在李妍的坚持以及因为狗狗妈妈在李妍脸上看到久违的笑容后,狗狗正式成为了家里的一员,陪伴着这对母女度过那一段艰难的岁月。狗狗的名字,叫“可乐”。
在放弃对爸爸的治疗这一选择上,年轻的李妍并不理解妈妈,母女俩之间就这样横了一条刺。爱护对方的心是没有变的,但两人的关系却比从前疏离了很多。
终于,还是走到这一刻,陪伴了李妍母女走过风风雨雨后的“可乐”来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是否选择安乐死?摆着李妍母女面前的难题与多年前是否给爸爸拔管一样难以抉择,这个抉择的背后,是一个生命啊。
或许,在李妍拨通爸爸的手机想要寻求答案,而手机铃声却在另外一个房间响起的时候,李妍才明白妈妈当年的彷徨与无助,做出选择背后的痛苦与坚强。母女俩尽释前嫌,最终还是选择给“可乐”安乐死。这次的同意书,妈妈没有勇气签下去,是李妍签的。那一刻,或许李妍才真正能理解妈妈当年签爸爸的同意书时的心情吧。
母女俩尽释前嫌的那个晚上,千言万语,李妍只对妈妈说了一句“对不起”。但对妈妈来说,够了,已经足够了。面对女儿的追悔与自责,妈妈问:“宝贝女儿,什么是勇敢?”李妍流着眼泪红着眼睛看着妈妈摇了摇头,妈妈说:“不要回头看。”然后微微一笑。
不要回头看,走过的日子终究已经成为过往,无法重来,我们能做的,只有一路向前。无论前方是什么,我们都要去面对,这就是勇敢。沉浸在回忆中的自责与悔恨,若不能成为我们前进道路上的勇气来源,则只会成为我们向前的拖累。
自责和悔恨是最没用的,它们什么都改变不了。
如果你自责,那就去道歉,去承认自己的错误,直面自己的过失。哪怕不能得到对方的原谅,自己也要原谅自己,争取下次做的更好。
如果你悔恨,那就去充实自己。能让你感到后悔的,很大一部分都源于你自己能力不足。电影中,如果李妍滑雪时没有戴耳机,如果注意观察四周发现了危险,如果......人生哪儿有那么多如果,我们要做的,是把这次的“如果”实践在下一次中,不让人生留下更多的遗憾。
勇敢向前,不要回头,愿你此生想要到达的远方,真的会到达,做一个勇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