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骑行自行车行业简析报告》

近日,上海嘉世营销咨询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骑行自行车行业简析报告》,报告的核心洞察是自行车行业在中国正经历快速发展,不仅成为全民体育运动项目,还融入了环保、社交、健身等多重属性。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全球市场将稳定增长,至2027年达到823亿美元。同时,行业面临出口增速放缓、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等挑战,但产业链完善,区域集中,且电助力自行车市场呈现爆发增长趋势。


下面我们从5个话题入手,带你读懂这份报告。


话题1:自行车行业的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先给大家看一组报告中的数据,我国自行车市场规模已达1838.1亿,并持续保持稳定增长。未来,伴随国人对于自行车观念的转变悄然发生,自行车运动还将持续普及。同时,全球自行车市场将持续增长5年甚至更久,预计全球自行车市场价值将在2027年达到823亿美元。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自行车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规模的增长不仅反映了国内消费者对自行车的需求增加,也预示着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环保理念的普及,自行车运动的普及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增长。此外,全球市场的增长预期也为国内自行车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方面,有望在全球市场上占据更有利的竞争位置。


话题2:自行车出口增速大幅放缓的原因与影响

报告中提到了一组数据,进入2023年,受到国际地缘政治波动、整体经济疲软等因素影响,自行车市场整体需求量相较前三年大幅减少,整个行业面临去库存周期。2019-2023年(1-10月)自行车出口数据显示,2019年出口量为5,251万辆,出口增长率为-11.4%,2020年出口量增至6,029万辆,增长率为14.8%,而到了2022年,出口量下降至4,165万辆,增长率为-39.8%。

这组数据反映出中国自行车出口市场在近年来经历了显著的波动。2019年的负增长可能预示着市场需求的减弱,而2020年的正增长可能是由于疫情导致的居家需求增加。然而,到了2022年,出口量的大幅下降揭示了更深层次的问题。国际地缘政治的不稳定和全球经济的疲软对自行车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导致需求减少。此外,行业面临的去库存周期也表明了市场供过于求的状况,这不仅对制造商的生产计划造成压力,也可能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自行车企业需要调整出口策略,探索新的市场机会,同时加强产品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国际市场环境。


话题3:自行车行业产业链的完善与区域集中特点

报告中提到,"以自行车品牌制造商为核心的产业链,上游主要是自行车零部件及衍生装备产品制造企业,以及一些高科技的自行车车载设备的制造商;下游主要是自行车整车销售企业、相关零配件销售企业,以及城市公共单车服务领域,还有与之相配套的提供平台服务的企业,如共享单车APP,运动信息管理平台等。" 同时,报告还指出了自行车产业集群的特征,"在生产方面,天津、江苏、浙江三地成为我国电动自行车的主要生产区,并形成了集物流、配套、研发、制造为基础的三大辐射中心,产业聚集优势明显。"

这些信息表明,自行车行业的产业链在中国已经相当完善,从上游的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到中游的品牌制造,再到下游的销售和服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生态。特别是天津、江苏、浙江等地的产业集群,不仅在生产规模上具有优势,而且在物流、配套、研发等方面也形成了强大的综合竞争力。这种区域集中的特点有助于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然而,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可能导致对特定地区的依赖性增强,企业需要在享受集群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要注意分散风险,实现可持续发展。


话题4:自行车两大分类的市场表现

报告中还提到了这样一个数据,"自行车可分为传统自行车和电动助力自行车。传统自行车根据使用场景大致可分为城市自行车、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电动助力自行车,也称"电踏车",是一种新型自行车。" 并且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电助力自行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89亿美元,到2028年有望突破5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2%左右。"

这一数据揭示了自行车市场的两大主要分类:传统自行车和电动助力自行车。传统自行车以其多样化的使用场景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城市自行车以其便捷性和实用性在城市交通中扮演重要角色,山地自行车和公路自行车则更多地被用于运动和休闲。电动助力自行车作为一种新型自行车,以其省力和适合长距离骑行的特点,在欧美市场已经流行,并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实现显著的市场增长。从市场表现来看,传统自行车因其成熟和广泛的用户基础,仍然占据市场的主要份额。然而,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增长趋势不容忽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消费者对环保、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电助力自行车有望成为自行车市场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此外,电助力自行车的高技术含量和较高的售价也意味着这一细分市场具有较高的利润空间,为自行车制造商提供了新的商业机会。


话题5:自行车消费人群画像与价格跨度分析

还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在骑行上消费较多的用户主要集中在26-35岁和36-45岁这两个年龄段,数据显示,2023年1-8月,26-35岁和36-45岁年龄段用户骑行商品成交额分别达到了36.6%和27.2%。" 同时,报告还指出了不同年龄段对于自行车价格的接受度,"骑行经验在3年以下的用户,对于8千元至1.5万元价位的自行车接受度更高,而骑行经验在3年以上的用户更倾向于选购1.5万元至3万元价位的自行车。"

这些数据反映出自行车消费人群的年龄段分布和消费偏好。26-35岁和36-45岁的用户群体是自行车消费的主力军,这可能与这个年龄段人群的经济能力、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以及对户外运动的热爱有关。此外,不同骑行经验的用户对自行车价格的接受度也有所不同,新手骑行者可能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较高的自行车,而经验丰富的骑行者则可能更注重自行车的性能和品质,愿意为高端自行车支付更高的价格。这种消费人群画像和价格跨度的分析对于自行车制造商和销售商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了解目标消费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可以帮助企业更精准地定位市场,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制定合理的定价策略。同时,这也提示企业在市场营销和产品推广时,需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和骑行经验的消费者采取差异化的策略,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