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有新的发现,发现有一类人出门不爱戴眼镜。
作为咖啡馆的老板娘,我每天都能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我也特别爱观察他们,作为社会观察学习的一部分。
最近,我发现有一小部分人看不清楚黑板。
店里没有做纸质的菜单,商品名称内容都写在墙上的黑板上,写的时候我就很注意字体的大小和颜色。以我个人的视力(0.8-1.0之间)可以站在吧台外,毫不费力地看清楚最小的字。我所说的“看不清楚黑板”的那一类客人,是非要走进吧台里贴着黑板才能看清楚的人群。因为这一类客人遇到的多了,我发现他们有很多共性:
1)比如,他们往往进门的时候找不到门,找到了也不知道是该推还是该拉,往往把门弄出很大的响声。他们往往会被楼下小书房入口处的浅台阶绊一下,即使台阶边缘有很明显的警示条纹。他们还往往找不到厕所,即使我给了指示……这一切都很容易理解,因为他们看不清楚嘛!我甚至怀疑他们根本看不清坐在桌子对面的朋友的表情。
2)他们往往进门之后说话声音比较响,即使店里非常安静,他们落座后需要花多一点的时间才能适应。他们还会有一些看似奇怪的举动:比如要了手机充电线,站在墙边充电,既不点单也不落座,半天才回过神来;比如他们参观咖啡馆,晃悠着晃悠着,竟然走到我身边翻阅我的私人物品。这些举动,说明他们对一个新环境的感知不敏感,对空间、对人、对氛围中接收到的信息处理比较迟缓,这也勉强能用“他们看不清楚”来解释吧。
3)再来就有意思了:他们向我寻求帮助的时候往往会表现的比较犹豫,半天说不到重点。他们的坐姿一般不会太好看,即使她是一位穿短裙的女士。他们会把随身物品任意放置(脚边松散的半撑开的折叠伞、座位上倒放的包包),既不方便别人也不方便自己。这些跟视力不好似乎没什么关系了吧?但是他们脾气往往不错,态度也很好。当然,最大的共性是,他们不戴眼镜。
总结来看,他们似乎是情商稍低,有点迷糊,不拘小节的好人。(如果是妹子的话,还挺可爱的呢)
于是,我就开始对这一类人充满好奇了,我总在幻想他们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
我的视力不好不差,但是夜晚开车需要戴眼镜,不然我会紧张害怕,因为看不清路嘛;看电影看视频的时候需要戴眼镜,不然电影就索然无味,浪费了好的画面。
但是,不带眼镜的客人们似乎没有类似的情绪,他们很坦然地面对自己看不清楚的事实,平和、放松甚至有礼貌。对于看不清楚的文字、模糊不清的环境、无法分辨的人的表情,他们都习以为常而且坦然接受,就好像世界本应该是这个样子。他们非常习惯生活在一片看不清楚的混沌世界中。
我不相信他们从未接触过眼镜,从未戴上眼镜看到过清晰明亮的世界,那么他们带上眼镜看到清晰世界的那一刹那,为什么没有产生永久的依恋呢?一种可能的解释就是:他们主动选择不戴眼镜的,他们主动选择了混沌。
不戴眼镜会遇到的最直观的烦恼都是小问题,小问题的解决办法往往非常简单。找不到路,多问几次就好了;错拿了别人的东西,说句对不起就好了;不小心弄丢了东西,再买就好了……可惜,从而形成的“有点迷糊、不拘小节”的性格,所导致的问题,就不是小问题了:
1)人是环境动物,对环境的洞察力不敏感,对身处于环境中的人来说会有哪些危害不用我多说了吧?
2)现在是一个信息社会,出门看不清楚文字,从而损失多少无意中接受重要信息的机会,带来的危害也不用我多说了吧?
3)更不用说不够严谨、不够细心、不够周全了。
但是这些问题,往往怪不到“不戴眼镜”上,不容易被发现内在的联系,从而也得不到根本的解决。
这一类情商稍低、有点迷糊、不拘小节的好人,往往会忘记戴眼镜出门,发现忘记了也不在意,由于没戴眼镜,又会表现得情商稍低、有点迷糊、不拘小节……久而久之,遇到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就只能是笑着面对了。
这种恶性循环,就像一个魔咒,把人死死地困在里面。有句话说:“问题是不会由提出这个问题的脑袋解决的。”这大概就是“思维的禁锢”吧。很多客人和朋友聊天的时候总说:为什么我这么辛苦?为什么我这么命苦?……如果不跳出这个圈圈,他们也许永远都不会知道,这一切也许只是因为“不爱戴眼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