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士铨(1725-1785年),字心馀,一字苕生,号清容,又号藏园,江西铅山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授编修,记名以御史用。少与汪轫、杨垕、赵由仪并称“江西四才子”,诗与袁枚、赵翼齐名,号“乾隆三大家”,横出锐入,苍苍莽莽,不主故常,盖受黄山谷影响,讲究骨力。又工古文辞,雅正有法,其词笔墨恣肆,自是奇才,戏曲亦为清代大家,有《忠雅堂集》《铜弦词》及戏曲集《藏园九种曲》。这10首诗均选自《忠雅堂诗集》。
同年薛补园(宁廷)乞假省亲乐陵戍所同人书册为饯
清·蒋士铨
两度彤墀对问时,似闻天说挺之儿。
父名窃感宸衷记,臣罪惟应圣主知。
代戍身留空有子,陈情书奏却凭谁。
木兰心事缇萦恨,不忍看君泪雨垂。
——《忠雅堂诗集·卷八》
送同年薛补山(宁廷)编修归乐陵其一
清·蒋士铨
君初江南游,秀句争传写。
倾倒随园翁,叹美真儒者。
不携一卷来,纵笔十行下。
惊呼行秘书,文彩兼扬马。
我时羁越州,双手不能把。
高(东井)饯(慈伯)诵君诗,岂谓知音寡。
登高怀故人,风前泪沾洒。
送同年薛补山(宁廷)编修归乐陵其二
清·蒋士铨
君再江南游,相见芜城曲。
扫舍支绳床,燂汤煖君足。
把示冰雪文,如嚼梅花读。
岱华连厜㕒,江河互渟滀。
嗟哉勒铭手,不救沟壑辱。
栖栖齐鲁间,妻子一茅屋。
谁知旧史官,形影自寒燠。
送同年薛补山(宁廷)编修归乐陵其三
清·蒋士铨
忆昔淹京华,寓扉接深巷。
三五素心人,文字相跌宕。
身没名不称,举酒纷惆怅。
落叶辞故条,从风各趋向。
时命不可偕,谁能齐得丧。
相逢诵青编,死灰心复壮。
送同年薛补山(宁廷)编修归乐陵其四
清·蒋士铨
先公君子儒,守身如执玉。
偶戴獬豸冠,岳岳存方幅。
持旌踰五岭,春雨滋嘉谷。
一砚不肯携,何论鸡头斛。
方辞北陇嘲,忽下南司狱。
牵连城旦书,遣戍恩犹沃。
廿载徂徕山,经生绕私塾。
寂寞身后名,惟留读书录。
送同年薛补山(宁廷)编修归乐陵其五
清·蒋士铨
乡人寻康山,傲岸亦千古。
可能弹琵琶,坎坎击腰鼓。
荣名草头露,贵贱同一腐。
当时玉钩斜,美人各黄土。
颓哉老翰林,醉眼看歌舞。
感触不自知,当筵泪成雨。
可怜谪仙人,犹咏襄阳估。
送同年薛补山(宁廷)编修归乐陵其六
清·蒋士铨
纸窗竹屋中,同君语深夜。
暖客貂鼠裘,谁能向身卸。
万卷敌百城,恐遭达官骂。
云霄既已辞,尘土安得谢。
不如饮浊醪,起舞三尺蔗。
伤哉故将军,衔泪渡清灞。
无家不可归,乡心连太华。
送同年薛补山(宁廷)编修归乐陵其七
清·蒋士铨
旧雨散如烟,黯然不能数。
吴彭与二李,各自成甘苦。
焦先困蓬蒿,永别顿千古。
眼前三同甲,鼎列居公府。
盐铁称美官,关榷仕亦膴。
詹事持文衡,森严士规矩。
鞅掌皆劳劳,朝夕难共处。
不如退院僧,瓶钵相媚妩。
大千一微尘,慎勿嗟虎鼠。
送同年薛补山(宁廷)编修归乐陵其八
清·蒋士铨
竹西举离尊,鲁三曾此别。
隋堤柳尽枯,奚忍为君折。
云龙莫相从,鸟鼠难共穴。
游子恋老亲,前路正风雪。
寓公君已然,泛宅我犹屑。
岂无用世心,不免生计拙。
黄河冰棱棱,人迹互明灭。
送穷除不祥,归家买桃茢。
——《忠雅堂诗集·卷二十·送同年嶭补山宁廷编修归乐陵八首》
续怀人诗之薛补园编修宁廷
清·蒋士铨
便便行秘书,不胜翰林官。
父老戍乐陵,归去承亲欢。
人称薛夫子,掩卷兴长叹。
——《忠雅堂诗集·卷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