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在去年出品的台湾电影《谁先爱上他的》是一部非常具有特色的同志电影。这部电影的特色在于它切入的角度非常新颖,它讲述的重点不在于同志两人之间的恋情,而在于同志恋情给别人造成的影响,特别聚焦在男同志的妻子和孩子身上,也就是“同妻”的命运。
《谁先爱上他的》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妻子刘三莲的老公宋正远是个深柜的同志,两人育有一个儿子宋呈希。宋正远早年在小剧场帮忙指导的时候和剧场一个年轻男人阿杰相爱,但为了结婚生子的义务抛弃了阿杰。多年之后宋正远发现自己身患绝症时日无多,决心为自己而活,在生命最后的时间离家出走与阿杰同住,还将保险的受益人改为了阿杰。宋正远过世之后,妻子刘三莲发现老公把保险金受益人改成了外遇的阿杰,儿子宋呈希也发现自己爸爸爱的是男人。刘三莲决意讨回这笔保险金,故事由此开始。
在故事慢慢展开之中,我们慢慢发现每个人都是受害者。
同妻刘三莲为丈夫为儿子为家庭付出了一切,然而丈夫不爱他而爱另一个男人。她在心理咨商师(台湾将心理咨询师成为咨商师,凸显来访者和咨商师间平等的地位)面前奔溃质问:“难道真的没有一点爱吗?”
宋正远和刘三莲的儿子,不仅失去了父亲,得到了一个成天怨妇状的母亲,还发现父亲其实是个深柜的同性恋,父亲爱的男人还“骗走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保险金,这一切对于一个读中学的孩子来说都太沉重了。
宋正远本人更是可怜。明明爱的是男人,却还要抛弃爱人,为了家庭责任,传宗接代,娶了妻子生了孩子。对亲人是愧疚,对自己是折磨,对爱人是残忍。
阿杰也很惨。除了恋人过世之外,阿杰自己的母亲一直不能接受他自己是同性恋的事实,总是幻想自己儿子会喜欢女生。
阿杰的母亲,也很可怜。就和所有不接受同性恋的人一样,自己的儿子怎么不正常呢?自己的儿子不会是变态的。
故事里的每个人都痛苦。不禁让人要问,这一切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呢?
为什么明明是爱,却变得这么沉重而痛苦?
人和人的关系,说到底就是人际关系。父母之间,爱人之间,亲子之间的关系也是人际关系,虽然不同于普通人际关系那么轻松和疏远,通常会带有更多的道德义务和责任,但说到底,也还是一种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之间,争论的不是对错,往往是彼此之间的感受。曾奇峰老师有一句话,“人际交流的目的就是要愉悦别人和愉悦自己”。这句话我觉得可以看做是指导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
《谁先爱上他的》里阿杰和爱人宋正远有一段关于是否要向父母出柜的对话,我觉得是整部电影的核心中的核心。
阿杰:我妈问我,你是谁?
宋:老师、室友、剧场伙伴
阿杰:我喜欢说实话
宋:实话会让你妈伤心的
阿杰:怎么可能?我妈那么疼我
宋:她只剩你这个儿子了
阿杰:就算我喜欢你 我还是爱她啊
宋:就算你不说实话 我们还是我们
阿杰:那为什么我们不能说实话?
宋:让他们不难过、不担心 就是我们的责任
阿杰:我不懂为什么我爱你她会难过
宋:我也不懂 但是她一定会难过
出柜是每个同志人生最大的挑战之一。即便其他人的眼光我们都可以不在乎,但我们不能不在乎我们自己父母的感受。父母心痛我们也会心痛。
如何处理出柜?如果我用“人际交流的目的就是要愉悦别人和愉悦自己”这句话来做指导原则。那么宋正远的方法显然是糟糕的,因为他隐瞒自己让自己痛苦,让妻子孩子痛苦,没有愉悦到任何人。
仁慈的编剧和导演,在最后用剧场里的一场戏化解了所有人的矛盾。阿杰用剧场的剧传达了自己和爱人间的爱,感动了刘三莲,感动了宋呈希,也感动了自己的母亲。最终刘三莲原谅了他,并且同意把保险金留给阿杰(因为宋正远去世前做了巨额换肝手术,阿杰问坏人借了很多钱)。最重要的是,阿杰的母亲在演出结束带着一束花拥抱了自己的儿子。
多么皆大欢喜。
真爱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