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近期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的网络攻击事件,不仅暴露了霸权国家在数字空间的“零和博弈”思维,更凸显了构建新安全格局的紧迫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中央明确提出“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唯有以系统性、前瞻性的安全战略筑牢发展屏障,才能在狂风暴雨中稳驭舟楫,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

      筑牢国内治理根基。强化关键基础设施防护,构建“技术防范+制度保障”双防线。例如,通过国产化替代、漏洞动态监测、数据加密等手段提升韧性。提升新质安全战斗力,公安机关需深化“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模式,对电信诈骗、网络窃密等实施全链条打击,夯实基层治理的“枫桥经验”。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将核心技术攻关作为安全基石,如授时中心自主研发原子钟,使我国时间准确度跃居世界第一,有效抵御外部技术讹诈。

      构建协同治理体系。新安全格局是一个有机整体,需要各领域、各层级、各区域的协同配合。要完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建立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应急指挥机制。同时,要注重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合力,形成“多元共治”的安全治理格局。在数据安全领域,既要压实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又要通过行业协会制定安全标准,还要提升公民的安全防范意识,构建全民参与的网络安全防线。

      创新国际治理协同。主动塑造外部环境,通过全球安全倡议凝聚共识,推动制定网络空间规则,反对“小院高墙”。例如,联合东盟、上合组织等建立网络攻击溯源机制,揭露霸权行径。统筹开放与安全,在扩大制度型开放中维护安全。如高标准自贸试验区需配套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体系,防止核心数据外泄。深化公共产品供给,以“一带一路”建设为例,既要保障项目安全,又通过援建网络安全能力,帮助伙伴国共同应对威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唯有将安全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方能在动荡变革的世界中,为中国式现代化铺就坚实坦途,为人类文明进步注入确定性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