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盈:
你好!很感谢你对拙作的阅读、赞许和鼓励。你给我留言说:“常交流。”这是必须的。
我在简书上,曾经读过你的多篇文章,从你的行文看,感觉你有较扎实的文化基础,也有较好的表达能力。
我好期待你能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与我们这些简友分享。然而,当我读到你那篇《小溪流水哗哗响》时,我原先对你的较好印象,瞬间就打了折扣。
从行文看,你写的当是散文随笔,你投的,也是某散文专题。那个专题的编辑,对作者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你这300余字,恐难躲过那双聪慧明亮的眼睛,不被拒稿才怪。
你虽然在文末注明“待续”,可久不见你完篇。更令人费解的是,这300余字中,竟引用了一个著名作家某篇文章的百余字。
也就是说,别人写的,恰好占了三分之一的篇幅。于情于理,这都是很不妥的行为。
你在行文中,将“摇曳”误为“摇逸”,这是必须校正的。读者在评论栏,已经提醒过你,我也简信过你,但你一直没有更正。
你是只顾前瞻,没有后顾吧?自己写下的文章,本该回头看看,认真校对一下的。
更令人费解的是,这篇未完结,你又赶写了下一篇。我不禁要问:你怎么这样图快呢?为什么就不能虚心一点,接受别人的建议?你要是有真本事,写出好作品来,做出了好成绩,人家自然会服你,主动与你进行交流。
盈盈,我也许言重了。但我仍得说,前面提及的种种,实为作文之大忌。
好希望你此后作文,认真一点,严谨一点,写好一篇,再写下一篇。好吗?
自古以来,凡有志趣写作的人,无论是吟诗作对,还是写散文随笔,写小说或者编剧本,无不将认真两字,常怀心间,将严谨、耐心、一丝不苟,赋予自己的创作实践,与读者交流,交心,为读者负责,应当是作者的责任,谁敢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应付读者?
你既然喜欢写作,也必定读过不少书吧?“怕后生笑”的典故,能不谙熟于心?在文学史上,像唐宋八大家的核心人物欧阳修这般敬畏文字,对自己严格要求的人,难道还少么?他们的精神,不仅值得我们这些后辈的写作者学习,传承,更当赋予我们的创作实践!
言不尽意,也别无他意,惟愿你三思,不断进步,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祝好!
你的简友:雁韧
2020年10月1日凌晨匆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