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下184——心学精微,要在心上体会

184

原文直解

又问:“陆子之学何如?”
先生曰:“濂溪、明道之后,还是象山,只是粗些。”
九川曰:“看他论学,篇篇说出骨髓,句句似针膏肓,却不见他粗。”
先生曰:“然。他心上用过功夫,与揣摹依仿、求之文义自不同,但细看有粗处,用功久当见之。”

【直解】陈九川又问:“陆子(陆象山)的学问怎样?”
先生说:“濂溪(周敦颐)、明道(程颢)之后,还是陆象山的学问更符合圣学,只是具体功夫上粗略了一些。”
陈九川说:“看他论学,篇篇都说出精髓,句句直指核心,没有觉得他粗略啊。”
先生说:“他是在心上用过功夫的,和揣摩经典、在文字句义上求知解的人自然不同,但是仔细看的话还是不够精微,用功久了就自然能体会到了。”

笔记

心学的粗略与精微,在文字上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心上有过体会才能察觉到。
现在人们往往觉得条分缕析是精细,但其实往往是在绕弯子,搞文字游戏。而在心上用功的人说出的话都是直指人心,是没法用逻辑思辩来论证的,看起来好像朴素,其实在心上体会一下就明白了,什么叫做精微,什么叫做简易真切。王阳明的“致良知”三个字就是这样的简易真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