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死了,你真是气死我了!
当有人和你说这句话的时候,你一定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火药味,即便隔着手机屏幕,你也能看到对方脸红脖子粗,气喘吁吁,像极了准备随时干一架的大公鸡。
昨天,天天爸又出去应酬,可能想着周末还要出去,有点不好意思,就在走之前,主动说十点前回来。
我上了一天课,有点累,天天也有点不舒服。十点左右,我们两个洗漱完毕,他考了我若干恐龙知识,在他的反复提示下,我终于记住了两种恐龙的名字,他看着我的眼睛特有成就感的说:“妈妈,你比昨天有进步,昨天你一个也没记住,今天我奖励你两朵小红花,你要加油哦!”。
然后,又在他的一再恳求下,介绍了几页家庭科学……
此时,我已经累得睁不开眼,熄灯睡觉。
我睡眠一直不太好,一旦天天爸外出应酬,我就睡不着,一点小声音立刻醒来,直到他回来我才能睡踏实。
想着他说的十点前肯定回来,我就迷迷糊糊的强迫自己睡觉,也许昨天有点累了,竟然睡着了。半睡半醒间,突然一下子又惊醒了,以为家里进了坏人,愣了一会儿才搞清楚,天天爸回来了。
我看了下手机,快十一点了,心里有点想发火,我一边翻身一边自言自语:我是很愤怒,很生气,但是现在半夜,一切等明天早晨醒来再说!
我打算继续睡,他去了洗手间开始洗漱,在我即将进入睡眠状态时,手机铃声刺耳的响了起来……
我一下子从床上跳下来,赶紧按取消键,孩子在旁边已经开始翻身了,我很怕把他也吵醒,对于身体有点不舒服的人,睡眠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此时,我真的有点忍不住了,愤怒的小火苗一点点蹭蹭蹭往上烧:外出应酬回家不守承诺;在你睡着了还在主卧洗漱;再次入睡又被午夜电话铃吵醒……
越想越生气,生气导致心跳加快、烦躁、呼吸急促,这些症状又加重了睡不着,睡不着的结果又导致头疼,头疼又带来各种情绪症状……
我的睡眠已经被气愤彻底搅黄了。
我对着从洗手间出来的天天爸用很生气的口气抱怨:这么晚回来,还不把手机调成静音!你知不知道我睡不好觉!
他啥反应没有,既不对抗也不解释,躺下很快睡着了……
每次应酬不超过十一点十二点,都不算应酬,哪次回来早了,连天天都觉得太阳从西边出来。
事后,我和他苦口婆心的说:你要早点回来,年龄大了,不能熬夜了;你需要交往可以增加些频率,或者就早点去。也曾很生气的发脾气,表达我对晚归的愤怒,可是他依然如故,我行我素。
作为同床共枕的妻子,我不知道有哪个女人,可以心大到能独自安然入梦;我还想知道经常外出应酬夜半不归的丈夫,面对妻子的叮嘱,都这么无动于衷,心安理得吗?
写下这些内容的时候,我已经感冒,短短两个多月这已经是第三次感冒,基本每次都是睡眠不好,影响了抵抗力下降,而后又带来感冒。
在天天爸应酬这件事上,他既不想和我吵架,又不想修正问题,他似乎屏蔽了我的愤怒或者说已经有了免疫力,结果大家都看到了—无效。
无独有偶,这几天小夏很郁闷。几天前,刚好下大雨,路上塞车她到家比平时晚了四十多分钟,当她把车开到地下停车场,才发现没车位,她一边嘟嘟囔囔,一边四处找车位,刚好找到了一个位子,她刚准备把车停进去,一个女人冲着她摆手:
“怎么回事?这是有人要抢占车位!”她没搭理摆手的女人,继续往后倒车。
看她速度挺快,女人赶紧让开,等她车一停下,就走过来说:“你没看到我在摆手吗?这个位子不能停,一会儿我们要用。”
“这又不是你家的车位,凭什么你用,我不能用!”小夏的口气不太好。
“是这样的,我家老太太今天出院,一会儿从医院回家,她的情况很不好,随时可能再回去,有个车位,能方便些。”
“你方便了,别人就不方便了!”
小夏锁车准备走人,女人拦住她不让走,让她挪车,说她已经等了半个小时了,拉老太太的车马上到了,请小夏赶紧让开。
两人拉扯中小区保安走了过来,问怎么回事,听了女人的话,也帮腔说:“你还是让下吧,你在转转兴许还有其他的车位,她也在这里等了好久了,邻居间要多体谅。”
“我体谅,你们怎么不体谅我啊,我家里也有小孩,等着我回家陪呢。还有,业主说话,有你保安什么事?滚开!”
小夏越说越激动,越说越生气,就差冲过去扇保安嘴巴……
小夏说,虽然最终她把车强硬的停在了那个位置上,但她觉得她一点都高兴,她很懊恼,也很自责,那天因为工作的事情本来心情就不好,加上下雨,好不容易找到车位,所有的事情加在一起,她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失态了。
儿子的信任、快乐,我的愤怒、失落,小夏的自责、懊悔……这些都是我们的情绪,心理学上说情绪是我们心理状态的晴雨计,当我们帮助别人时内心就会愉悦,当我们被人需要就会感到满足,当我们被人批评就会感到委屈和愤怒。
为了获得好的生命体验以及和谐的环境,人需要控制情绪,可是我从内心里很抵触“控制”这个词,接触得越多,越发觉得用心理学上的“调节”更好一些。
控制给人的感觉是一味的自我要求,有点堵、压制的意思,今天控制了不开心,明天压制了烦恼,后天又克制了愤怒,日积月累,情绪越积越多,慢慢的身体也会越来越沉。
正面管教老师在课堂上有个特别形象的比喻,当你累积情绪的时候,实际上是把人的身体当成了容器,装的情绪始终得不到疏导,最后的结果要么自己负重前行,一直不快乐,要么积累到一定程度集中爆发,来场大的!
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温文尔雅,一旦发起飙来,比谁都不顾一切。
当我们面对的事情以及客观环境无法满足我们的需要时,就会产生不好的情绪,如天天爸没能按时回家,未能满足我的期待,我就会生气、愤怒。我通过克制调节了我的愤怒情绪,避免了在夜里爆发争吵。
面对情绪,正面管教老师告诉我们要做管道,而不是容器,当情绪来了要去疏导它,遇到有人插队,大多人叫嚷着:为什么插队,你凭什么插队!言辞激烈,恨不能上去揍插队的人一顿。此时,他们在愤怒的表达自己对插队这件事的态度:厌恶、反感……
可见大家很习惯有情绪的表达对这件事的看法,而不是表达自身对这件事的情绪。如果是对插队这件事愤怒,就应该在心平气和的前提下,对插队的人说:“请遵守秩序”。
著名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说:忧愁、悲伤能损坏身体,从而为各种疾病打开方便之门,而愉快能使你肉体上和精神上的每一现象敏感活跃,能使你的体质增强。药物中最好的就是愉快和欢乐。
易怒的人一般肝不太好,忧伤的人很多有胃病,焦虑的人很多神经衰弱……
我们愤怒了几十年,大多数人依然是:杀敌一千先自损八百。我们在表达愤怒、伤心、生气等等不好的情绪之前,先把自己置身于愤怒的环境里,先让愤怒之怒,伤心之伤,生气之气,在自己的身体里体验一回,厮杀一遍,然后传达给这件事的主人。
至于这件事的主人,或许只看到了你的愤怒,并不知道你因何而怒!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