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㤅”功与“气功”

“炁”,音qi,是中国哲学、道教和中医学中常见的概念。“㤅”是一种形而上的神秘能量,不同于“气”。

我国古人对炁功本质及其概念的认识,原本是记载很清楚的。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约成书于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首篇中,就提出“调整心神”的要旨。之后诸多古圣先贤留下了经典著作,都是强调这一活动是以自我“调神练意”来进行,佛教二十八代祖达摩禅师自西域来到中国说:“达摩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下工夫。”这就是古人对“炁功”之内涵特征的准确定义与概括。

由于历史原因,起码从20世纪50年代人们在认识气功时就产生了误解。错误地将“呼吸之气”的调整,视为了这一修炼的本质特征。人们的认识和媒体的大力宣传,只局限在形体“后天气”(呼吸导引之气简称后天气)上,而对关于如何修炼“先天炁”“一炁”“心性”“道心”则很少提及甚至一无所知,“炁功”几千年延续下来的“养神炼心”之定义被改换,从而使“炁功”蜕变成“气功”。

在炁功修炼学而言,“炁”,分为“先天之炁”与“后天之气”两种。先天之炁,即为内炁,亦为元精;后天之气,乃为呼吸之气,真功正法修炼所用为前一种。“先天之炁”,指“先天一炁”,又称少“先天真一之炁”。是指在天地产生之先,混沌未开,阴阳未判之时,生天、生地、生人、生万物的原始之炁,称为先天一炁。人在下生之时,此炁即由天地之间降为人身。欲求长生,须保此炁。老子《道德经》曰“道生一”,即为生此一炁。

《玄坛龙形养生功》之要义,就是在于练后天之“气”、修先天之“炁”。用道家思想理解,即吸万物之精华,吐纳导引而修内丹也;用中医理论概括,即用呼吸之导引,激活人体之真元,达到固本强身之目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口诀常参悟,法门勤修竖。 三界五行间,一炁三才全。 乾坤函水火,龙虎成大丹。 一炁归混沌,万象是玄关。 真神还无极...
    赵垣媛阅读 8,445评论 1 9
  • 我最熟悉的人她长着大大的眼睛,乌黑的头发,尖尖的下巴,平时喜欢看书,画画,玩手机,和我玩,他的名字叫张云宣。记得姐...
    朱芷函阅读 3,321评论 0 1
  • 大家好,我是村长。 从今天起,我将开启一个写作计划: 观看电影史上的佳作,写下其背后的故事、意义、手法。 为什么我...
    电影老村长阅读 4,729评论 0 10
  •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孔子用了个比喻,将人的信用比成輗軏,无则不立不...
    石埭生阅读 3,663评论 0 1
  • 秋分夜的薄凉,渐渐漫过 九月的山峦,飒飒西风 无所顾忌地肆虐长满荆棘的山岗 把坡草山树们吹得颤栗不已 月亮被风擦得...
    甘树林阅读 4,381评论 5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