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祺瑞是李鸿章的老乡,早年留德后归来就在北洋任职。袁世凯小站练兵将其纳入麾下,开始了其飞黄腾达的一生。袁世凯麾下的北洋三杰,段祺瑞为虎。段祺瑞镇压叛匪,协助袁世凯练兵,颇有功勋,在晚清最后几年已经成为一品大员了。他也是民国第一位陆军总长,也是第一位组阁的军人,长期担任国务院总理兼陆军总长,掌管全国军政实权。段祺瑞是民国成立后最合适的陆军总长人选,这个没有问题。段祺瑞个人欲望也不强,但权欲和统治欲很强。
段祺瑞一生最大的功劳就是两件事,第一就是人所众知的三造共和,第二就是晚年拒绝附日。同样他一生最饱受诟病的也是执政时期的亲日外交。
三造共和,第一造是逼迫清帝退位,袁世凯主谋,他是具体执行者,而且由他领衔前线将领通电全国;
三造共和,第二造是抵制袁世凯称帝,他反对袁世凯称帝,但袁世凯毕竟有恩于他,没有袁世凯也就没有他,所以他联合北洋将领消极暗中抵制,逼迫袁世凯取消抵制;
三造共和,第三造是反对张勋复辟,张勋调停府院之争却进行复辟,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段祺瑞避往天津,马厂誓师,挥军平叛,此后中国再无帝制。
1920直皖战争之后,段祺瑞被迫下野,但影响犹在,1926成为执政,但已无实权,最后避居津门。九一八后,日本大肆侵扰华北,寻求代理人,段祺瑞是首选目标,段祺瑞拒绝附日,最后应国府之邀南下上海,以全晚节。
1916-1920是段祺瑞的执政时期,这一时期他力主武力统一,是中国公开主张武力统一的第一人,后人也无不延续此政策,推行武力统一,不过称呼不同。为了武力统一,组建安福国会,破坏南北议和,对日借款组建参战军和西北边防军。对日的西原借款一直饱受诟病,但单纯从借款内容和抵押担保来看,借款不像善后大借款那样有那么多折扣,实际借款百分比很高。还有那些抵押的东西,基本没什么实际意义。1.45亿日元的借款,就第一期500万日元后来还了,剩下的根本就没还,其实原来段祺瑞也没有想过要还。这些借款大部分用于军政部门的行政开支了,没多少购买军火打内战的。因为参战有专门的参战借款,购军火也有专项借款。段祺瑞执政任内亲日,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当时一战正在进行,各国关注的重点和精力都在欧洲,中国问题自然暂时不太重要了。中国传统的联欧美制日俄的外交策略此时是无法使用的。所以段祺瑞政府为了自身和北洋集团的生存也只能依赖日本。恰逢此时日本寺内内阁也改变了大隈内阁的强硬外交,主张缓和对华关系,这也都成了段祺瑞和曹汝霖后来可以解释任内不是亲日派的借口。说到南北议和,段祺瑞集团的确阻挠和破坏了。其实如果南北双方能够议和成功自然是好事,但实际上根本不可能成功。南北双方看起来只是两方,但北洋内部派系众多,南方内部也派系复杂,所以议和是一群人在商量,根本不是两家在商量,要是单纯两家解决倒好了。北洋实力占优势,自然不愿出让更多权益,南方是想借此缓和北方攻势谋求自身利益,至于孙文,南方政府只是打着他的旗号而已。此外各国对议和也是各有盘算,所以南北议和不可能成功。再退一步讲,就算议和成功,也难保长久。议和成功后还有许多问题是难以解决的。当时在南北双方掌权的都是军阀,军阀们各有各的利益,利益一边战事难免。例如直系在弱势时候主张南北议和,直皖战争后直系实力膨胀,就主张武力统一。张作霖打了败仗退往关外就闭关联省自治,打赢了就入主中原妄图统一天下。
段祺瑞一直以袁世凯的接班人自居,但实际上段祺瑞根本无法接班袁世凯。袁世凯生前没有指定接班人,也似乎没有培养过接班人。曾国藩有李鸿章接班,李鸿章有袁世凯接班,袁世凯则没有。袁世凯似乎想让袁克定接班,但他也知道袁克定没那个能耐。袁世凯在位,北洋内部则任何人即便心怀不满但也无人敢公开为之作对,最多暗中消极抵制。袁世凯一死,许多人都起觊觎之心。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徐世昌是地位最高的,但也是平级,谁都压不住谁。徐世昌有人望和治国之才,但手无军队,且生性淡薄;王士珍军政兼备,但无意政坛;冯国璋手里有军队长于作战,但才能有限人望不高;段祺瑞有威望和号召力,有野心,但无嫡系军队且太依赖徐树铮。段祺瑞的一生与小徐即徐树铮联系紧密,小徐确实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忠心于段祺瑞,但恃才傲物且目中无人,经常自作主张,给段祺瑞制造出一些棘手的难题,而段祺瑞虽然也觉得小徐有时候手法太过,尤其是不该杀陆建章。但却一味偏袒纵容,以致于无法挽回。袁世凯出身大族,虽无功名,却为人仗义疏财,遍交中外四方豪杰,所以各地来投者极多。立宪派、守旧派、开明派、实业人员和商贾大亨以及外国公使等等各种人员都与袁世凯有不同寻常的交情,起码也都觉得当时只有袁世凯有稳定的能力,连孙文也曾承认稳定局势不如袁世凯。与袁世凯打过交道的张作霖后来曾说近世以来唯项城(袁世凯)有智力和能力统一全国,可惜误于宵小。一个一把手能否成功,用人不能局限于一人一地一隅,这是起码的标准。袁世凯这方面绝对强于以后北洋历代统治者,段祺瑞这方面远不及袁世凯,所以仅从用人而言,段祺瑞也不可能具备袁世凯的能力,遑论接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