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信不立

立德修身,诚信为本。《礼记·大学》有言:“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立德修身,是我们人生的必修课,对我们的未来有着重要意义。而诚信,乃立德修身之本也。

人无信不立,古往今来,诚信二字在中华文明星河中熠熠生辉。据《辞海》解释,“诚”即真心实意,“信”为守诺不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诚信是道德规范的源头和归宿,既是出发点,又是终结点。

从个人层面看,诚信是个人的一种优秀品质,是修身之本。讲诚信受人尊敬,反之遭人鄙夷。北宋词人晏殊,素以诚实著称。在他十四岁时,有人把他作为神童举荐给皇帝。皇帝召见他后,要求他和千名进士一起参加考试,结果晏殊发现题目是自己之前做过的,就如实禀报,并请求换题。宋真宗因此赐他“同进士出身”。晏殊当职时。正值天下太平。京城官员便经常出去游玩,他却闭门读书。皇帝想提升他为辅佐太子读书的东宫官,晏殊谢恩说;“自己也想出去游玩饮宴,只不过是家贫而已。”这两件事,是他在人们面前树立起了信誉。

《郁离子》记载,济阳有个商人过河时船沉了,他抓住一根大麻杆呼救道;“我是济阳最大的富翁,谁救我上岸给你100金子”,后来他被渔夫救上船,却翻脸不认账,只给了渔夫10金。不料,不久他在同一个地方溺水了,有人想去救他,却听渔夫说;“他就是那个说话不算数的人”。于是,商人淹死了。商人在同一个地方翻船是偶然,最终溺水而亡却是意料之中。一个人若不守信,便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所以,一旦他处于困境,便无人再愿意出手相救。失信于人者,一旦遭难,只有坐以待毙。

从社会层面来说,诚信有助于树立起社会道德,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著名的海尔集团曾有过一次这样的经历,在与客户签发合同后,由于种种原因,公司耽误了发货时间。为了信守合同,公司决定采用空运,为此损失了一大笔钱,却因此赢得了信誉。总裁自豪地说:“我们之所以成功,是宁可失去所有的财产,也不愿失去信誉。如果我们每个人把诚信的种子种在心里,它会开出最美的花,结出最甜的果。”

纵观现代社会,不诚信的现象仍然存在。或许是你的一次的无故爽约,或许是你做错事后不敢主动承认的胆怯……也许这些不会像使用银行信用卡一样会在你的人生信条上重重划下一个污点,但在旁观者和自己脑海里,这就是个隐隐约约一直挥之不去的点。再次遇到类似事情时,这个点就会浮现出来,映射在你身上。

立德修身,诚信为本,人无信则不立。朋友们,让我们从自身小事做起,做一个讲诚信的人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诚信有什么作用,诚信是一切事情想要好的结果的必要条件。也许很多人,原本是默默无名的,然而,因为一件诚信的故事,就让...
    念情小书生阅读 835评论 0 1
  •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志邦,在千年的品行文化的熏陶下,“路不拾遗”成了人们普遍推崇的高尚情操。子曾经曰过:“人而无信...
    财商大叔阅读 516评论 0 1
  • 古人云:人无信,不知其可也。由此可见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若无诚信可言,怎立足于社会。 诚信是什么?顾名思义...
    七月hope阅读 302评论 0 0
  • “全国个人职场诚信公共服务平台”的诞生,是顺势而为,也是应运而生,它贴合了政府、社会倡导重拾诚信大环境下的需要,针...
    职场诚信档案阅读 448评论 0 0
  • 无论历经多少的历史沧桑,诚信总是被人们所追求的,《老子》中认为轻诺必寡言,《论语》中认为民无信不立,《庄子》中则说...
    茕茕白兔11_6阅读 534评论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