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爷爷奶奶,是许多人回忆深处最柔软的一块地方。我们都有过被爷爷奶奶娇宠在掌心的日子,经常被爷爷奶奶搂在怀中听古老的故事,看星空,在夏夜的葡萄树下吹着风,那段童年时光,最美好,也最怀念。
从古至今,爷爷奶奶带孩子,无论何时都存在,上海13岁的少年小张,一次次逃学,背后的原因居然是奶奶的一句话——有奶奶在,不用怕你爸!
微博话题热搜中,小张从第一次逃学,跟同学逃道嘉善,父亲想让他学会认错,狠狠教育一番,然而奶奶赶去接回来,并将小张搂在怀里说:“有奶奶在,不用怕你爸爸!”
从此,奶奶是小张的保护伞,逃学开始成性。小张的父亲,因为忙工作,同样选择了将孩子丢给奶奶照顾,奶奶承担起了照顾生活的责任,也就有了塑造他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然而,当父亲要教育时,奶奶却一直拦着护着。
爱护本没有错,却反而成了束缚扭曲他的枷锁。
隔代教育的问题,几乎在每个家庭都存在。
朋友妍有的两个表姐,先后结婚生孩子。
大表姐因为经济问题生完孩子就去上班,将小孩丢给了公公婆婆带,二表姐生完小孩就辞了工作,自己带孩子。
于是,两年多后,两个几乎相差几个月的孩子出现了惊人的差距。妍说她简直被这种差距给震惊了,立即意识到以后的孩子一定得自己带,无论多辛苦。
大表姐的孩子明明大了三个月,然而过年走亲戚时,那男孩见人不理,他妈妈让他给外公拜年,死活不开口,就是站在原地,后面被大家惹急了,直接大哭大闹,上手抓人。好不容易哄好了,聚会小朋友多,备的零食也多,那男孩直接将零食据为己有,几乎好几个人都在他收下吃了闷亏,朋友也是,开玩笑要零食,直接被打了嘴,毕竟是别人的孩纸,说也不是,只能尽量避开了。
反观老二的孩子,在称呼他人,与人相处方面简直就是个行走的大萌物。嘴甜随时叫人,外公,外婆,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叫个不停,逢人就是吉祥语,奶声奶气,可爱异常。还会跟你聊天,自己的零食会拿出来分享,会给朋友搬来小板凳,自己的小面包直接送给大家,会背诗,逗大家笑,老大的会偶尔蹦出几句骂人的话,还说不了完整的话。
这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对比,后来妍说,她的大表姐非常后悔,准备年后就辞掉工作专心陪孩子。
其实,在我们生活里,太多人因为工作忙,毕业就已经到了年纪,事业刚起步,要了个小孩,很多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职业,将孩子扔给了父母带。
隔代都存在一个溺爱现象,很多婆婆会害怕如果孩子带不好,媳妇儿会生气,对孩子几乎是有求必应。
孩子说不想写作业,两位老人立即说,那就先玩了再写,都一样,于是,放学后的时间就在玩游戏看电视里度过了,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以前去亲戚家做客,也是两位老人带孩子,孩子挑食,那就只吃喜欢的,孩子说先玩会游戏,两位老人不会电脑,小孩回到家蹭蹭蹭蹭打开电脑,玩游戏。
父母要回来啦,爷爷说,做会作业吧小心你妈回来批评你!小孩却反驳地理直气壮,有你们在他们两个不敢发脾气的!
还有一件事,孩子在父母那里受了委屈与批评都会找爷爷奶奶诉苦,记得以前有个亲戚的小孩,每次给爷爷奶奶打电话,只有一件事,爷爷奶奶你们来吧!特别希望爷爷奶奶去,被人问到原因时,她理直气壮,爷爷奶奶在,我爸就不敢打我了!
我们很多人都是要为了孩子积攒资金,希望孩子的经济基础能好一些,毕竟经济基础在一定程度决定上层建筑,可是,有一天,的确是挣到了太多钱,然而孩子那时已经长大,他的世界观,人生观,他的整个人的思维方式就已经成为定局再也没有机会,去参与孩子的童年,那时候即便财产很多,又能如何呢?
身边也不乏会有妈妈全职陪伴孩子的例子,初中高中时,陪读现象普遍存在,妈妈就因为陪读,认识过了许多陪读妈妈,而她们中,不少都是为了孩子辞去了工作,这些孩子中,确实出了不少我认识的学霸,无论是学习成绩,品行,抑或能力,大多数人也都考取了理想的大学,也不乏出国留学。
父母是孩子人生最重要的导师,言传身教,从童年少年,一直深深影响贯穿着整段人生。
如果父母繁忙工作之余,能够多空出一点时间在孩子身上,而爷爷奶奶的爱,恰到点处时,多狠一次心,多严厉几次,不要太多次辩驳,反对父母对于孩子最直接的管教,两代人能够进行教育良好的沟通,是不是那般理直气壮的回答“有你们在,我不怕!”声音会弱一些?
不能让爱这个最美的字眼,成了束缚孩子日后发展的枷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