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彻底溃败而告终。回顾这段历史,没有经历过的人,也可以对当年的事情评头论足。但若是问真正亲历这段历史的人,个中滋味可能更为复杂吧。
电影《至暗时刻》再现了当年德国纳粹战车很快席卷欧洲,战火即将烧到英国本土的时候,英国是如何做出艰难抉择的。
影片一开始,就讲述了张伯伦辞职和丘吉尔上台的过程。丘吉尔因何能登上政治舞台?他政绩糟糕,年龄偏大,口齿不清,嗜烟嗜酒,在自己所在的保守党内不受欢迎,国王更是不看好他,和他见面就像拔掉牙齿一样难受。他能得到梦寐以求的位置,是由特定的时代背景——战争即将来临,迫切需要英国的各个政党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外敌——决定的。主要原因是工党不肯跟张伯伦主政的保守党合作,要求撤换首相,保守党要把首相换成一个能争取工党,并令希特勒害怕的人。客观原因是国王乔治六世和现任首相张伯伦更看好的人哈利法克斯,不肯当此重任。
这样上台的丘吉尔的支持率可想而知,而他能够调配的资源,又十分有限。丘吉尔希望和德国战斗到底,但是他靠什么和德国打仗呢?当时英国几乎全部武装力量,都被困在法国边境一个叫敦刻尔克的狭窄区域,等待着德军的屠戮。英国本土没有武装力量,也没有救回敦刻尔克正规部队的能力。内阁中,原来反对他的人,原来支持他的人,都认为这场战争力量悬殊,不存在胜利的可能。
以张伯伦、哈利法克斯代表的政党力量,仍然坚持绥靖政策,想通过意大利墨索里尼,建立与德国希特勒的联系,争取所谓的“和平谈判”。丘吉尔深深意识到,这种城下之盟对英国来讲,根本得不到任何好处,也得不到英国期待的和平结果。但是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他不能贸然带领英国人民走向战火和死亡。
丘吉尔向国王乔治六世坦承自己非常恐惧,且得不到议会大多数人的支持。好在乔治六世在面临出逃、建立流亡政府的压力下,决定支持丘吉尔,和他的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抵御外敌。而丘吉尔听从了乔治六世的建议,亲自走到民众中,了解民众对战争的看法,争取到了民众的支持。他又来到外阁,争取到了多数议员的支持。
丘吉尔征用民用船只营救困在敦刻尔克的英国军队的决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原来判定只能救回3万多人,但实际上救回了33万人。这33万正规军,成为反法西斯战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在下议院演讲中,丘吉尔慷慨激昂:“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洋中作战,我们将以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保卫本土;我们将在海滩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的登陆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绝不投降;……”
看到鼓舞人心的胜利场面时,很多人认为必然如此,但是历史真的必然如此吗?在电影《至暗时刻》中,观众们可以看到张伯伦力量的强大,虽然他辞去了首相职务,但是保守党是看他的手绢行事的;哈利法克斯能得到的支持远比丘吉尔多,他是张伯伦仰赖的政治同僚,是国王乔治六世的密友;影片将哈利法克斯“和平谈判”的主张与丘吉尔“战斗到底”的主张作为一对矛盾呈现给观众,当年站在哈利法克斯立场,不想参战、希望英国中立的大有人在,否则就形成不了弹劾丘吉尔的计划。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遇到了影片中展现的那种《至暗时刻》,你会是哪一个角色?丘吉尔?张伯伦?哈利法克斯?莱顿?乔治六世?持自己观点的议员?丘吉尔为征求意见所乘地铁车上的某位乘客?为敦刻尔克撤退作掩护、接到不许撤退命令的4000加来英军士兵?使用自家船只越过英吉利海峡,去敦刻尔克营救英军的普通英国人?
通常,人们的最终选择与他的社会地位和经济诉求密切相关。为保存自己的生命,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多的经济利益,人们无论怎样做都能寻找到冠冕堂皇的理由。在面对失败、死亡的恐惧时,人们等待、观望,用虚幻的希望麻醉自己,都可以理解。但是,通往真正胜利的道路,却只有一条。
丘吉尔说,德国人不会同意英国人期待的和平条件的,如果向德国人妥协,纳粹的旗帜会在英国各处飘扬,英国本土必将处于法西斯的管控之下,英国政府将沦为傀儡,而那些主张“和平谈判”的人,会获得暂时的利益,守在他们自己的农庄里,苟延残喘地度过一生。
电影《至暗时刻》揭示了一个道理:人人都热爱和平,但是在外敌入侵之时,退缩、妥协、投降,都不可能乞求到和平,只有绝不投降、战斗到底,才能为自己争得生存的机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是全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这种胜利的取得,与伟大人物的贡献密切相关,更是千千万万热爱和平的人们用辛劳、汗水、泪水、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结果。电影《至暗时刻》,提醒身处在和平年代的人,千万不要因自己的自私和懦弱,让人类再次走向那样的至暗时刻。
无戒365极限挑战日更营第3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