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处很好,但别总让自己一个人

勇敢的向着未来招手吧

01

我听过许多独处的好处。

叔本华说:“谁要是不爱独处,那他也就是不热爱自由,因为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也有对独处的告白:“我爱独处,我从来没有发现比独处更好的伙伴了。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外出,到人们中间去时,比待在自己的屋子更为孤独。”

甚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认为独处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应该说我现在依然这样觉得,独处可真好啊,但还是想说,别总让自己一个人。

02

记得有一次听《看理想》的一期关于木心生日的节目,中间关于有一段时间的木心交流会现场声。

陈丹青老师说,他认为现在年轻人很大的问题是缺少很好的长辈。

随后他解释说“很好的长辈”大致就是你愿意和他交流,你爱他,那种爱是撇去亲情、习惯和依赖后的仰慕。

而这种爱,是建立在沟通之上的。

初次听到这段话还挺有感触的,我发现缺少沟通方式其实是当代青年人之间非常严重的问题,这让我们有意义的谈话变少了。

我所理解的有意义的谈话是可以激发你的创造力,开拓思想的疆域,或者仅仅是让你从日常琐事中脱离一小会儿,留一些时间思考,归纳生活。


我们有很多机会去进行输入,听演讲,看书,看电影,也遇见过很多世俗意义上承认的很厉害的人,他们能言善道,雷厉风行,你永远羡慕着他们,却又有些刻意的保持距离。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惭形秽的时刻,若是逃避,便永处困顿。

独处很好,可是如果你是长期处于独处之中,就应该要警惕起来。因为即使你在独处中进行了大量的“输入”,而你所了解到的没有经过拆解,吸收,内核化,再输出这一过程,没有经过人群的检验,你永远也不知道自己的水装了多少。

03

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也非常喜欢独处。它确实带给我许多珍贵时刻,我很多迷茫,难以抉择的境况在独处中有了决断。独处让我变得更清晰了。

以至于我一度不适应社团,不适应人多的地方。独处久了,我学会给自己贴上标签,我告诉我自己,我是不合群。


直到因为一些机缘巧合进入辩论社。

辩论社是一个喜欢谈话的地方,没进入辩论社以前,我以为辩论最难的时刻是场上针锋相对之时所展现的优秀临场反应力和不俗的谈吐。

慢慢才了解准备辩论才是收获最多的时候。一群人聚在一起,说出自己的观点,找到对方的漏洞,又思考反方可能提出的观点,在不断成立和推翻之中,找到一个最牢固的角度。

我曾怀疑辩论的意义,因为它把两个观点极致化,推到最边缘,坚定一方的“绝对”,但其实世间几乎没有什么事是绝对的。

后来明白,辩论的意义在于通过把观点极致化,促成一种更深的交流。我们通过交流所获得的,才是辩论的意义。

我开始反思,我给自己的标签是不是过于片面了。

我发现独处的坏处是我们会越来越相信自己是对的,甚至变得傲慢,产生一种莫名的优越。我们会习惯给自己贴标签,而忽略人本就是复杂多面的。

喜欢独处很好,但不要因为自己的怯懦,自卑,去独处,为了逃避选择独处是对自己最大的不信任。


要相信交流是一件非常有价值的事,即使是最不爱思考的人都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不要总是靠自己,偶尔,也让大家帮帮你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个人都有无聊的时候,那那个时候你们都在做些什么呢?怎么样才可以不辜负时光呢?
    看那个蓝天阅读 3,437评论 2 0
  • 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我注视它们很多很多日子了。它们开得不茂盛,想起...
    Miss喵77阅读 7,895评论 2 2
  • 存在感这种东西每个人都需要的,寻找合理的存在感是摆脱堕落的好的方式,我因此而来。路过的人能否给一点鼓励,开启寻找真...
    晚安诸神阅读 1,085评论 0 0
  • 有些人,即使拥有的再多,也会不快乐。但也有那么些人,即使再微小的拥有,都能让他手舞足蹈,惊慌失措地快乐。也许,...
    简单因为有梦阅读 6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