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我们那里的孩子兴挂“鸭蛋络子”。孩子吃鸭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头,不把蛋壳碰破。蛋黄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鸭蛋壳里面洗净,晚上捉了萤火虫来,装在蛋壳里,空头的地方糊一层薄罗。萤火虫在鸭蛋壳里一闪一闪地亮,好看极了!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
值此端午之际,读到作家汪曾祺的作品《端午的咸鸭蛋》,记忆飘回到遥远的小时候,仿佛身临其境。
在作家对于家乡风物的介绍中,尤以高邮的咸鸭蛋最闻名遐迩,令人垂涎三尺。汪老用朴素又细腻的文字勾勒出儿时的端午场景,充满小心翼翼的感念缅怀,和幸福满足的天真童趣。
多年以前的生活虽不富裕,但满满的仪式感,期待和向往之情也都那么真实。大概是日子越过越好、时代越来越快的原因吧,人们对于美食和美好生活的敬畏之心也逐渐淡漠了,不能不说有些遗憾。
在端午假期快要结束的时候,收到朋友“强行”送来的小米粽,热气腾腾,满屋飘香,散发着幸福温暖的味道。
唯有唤醒对生活的用心和热情,才能重建生活的仪式感。但愿多年以后,仍有美好的岁月痕迹,值得细心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