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么内向,人生一定没救了

-1-

“内向真的是绝症。”佳苗面试归来时对我说。

群面的最后一个环节,所有人分成临时小组做任务,佳苗在组里很努力地想要参与进去,却总是不知不觉地就到了边缘。

讨论问题时,没有办法成为话题的领导者,有时连话都插不上,只能默默地站在一旁。虽然面试结果还没出,但佳苗觉得这次估计是凉了。

其实我也不算是个外向的人,因此对佳苗的遭遇深有同感。

大一时曾经因为内向错过了很多机会,有的是没有去争取,有的是被刷下,并附上一句“你条件不错,要是再外向点就好了”。

这世界上似乎很多大门都只对外向者敞开。外向的人常常拥有许多朋友,更容易获得大家的喜欢。有时候我也会想,哪怕我能得到这些外向者一半的社交天赋,生活会不会要顺利很多?


-2-

内向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从小就不擅长对串门的长辈问好,更不要说对他们七嘴八舌的问题回应自如;无论任何事上,都小心翼翼,避免自己成为话题中心;就连微信聊天的用语,也可能要揣度许久。

微博上有一句夸张的话:“为了避免和不熟的同事打招呼,我宁愿不上电梯,多走五层楼梯。”

过度的内向的确会影响正常生活,像刻意与他人疏远,避免正常的社交活动。我们都不得不承认,哪怕自己内向得要命,在生活中,也更容易和外向者建立关系。

可是,内向就真的一无是处吗?


-3-

调查发现,内向的人更加专注于研究。

别人口中的“书呆子”“宅男”和“电脑迷”,也许就是还未展现出光彩的作家、漫画家和科学家。锋芒内敛并非意味着平庸和无趣,而是更加专心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一个人看书、听音乐,在自己的世界自得其乐,未必不如那些精通社交,左右逢源的人过得快乐。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内向的人在社交上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虽然朋友的数量不如外向者多,但朋友的质量却很高。

因为内向的人更会倾听,更加富有同理心,即使不擅长参加聚会和活动,在日常的生活中,仍能以自己特殊的气质,吸引到兴趣相投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像是喜阴和喜阳的植物,不能武断的说谁对谁错,只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同而已。


-4-

不过,即使拥有敏感的内心,也可以进化出强大的盔甲去保护它。

许多在演讲台上侃侃而谈的成功人士,最初并不是外向的人。他们为了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克服性格上的困难,让自己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如果你也想有所改变,不妨每次试探一点点,从勇于在小组中发言开始,到从容地站在讲台上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并非欺骗自己,而是对自己性格的再度进化。给自己一些时间去敞开内心,剩下的时间再回到自己的安全领域,当一个快乐的内向患者。

性格并非一成不变的,只要你愿意改变,依旧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

重要的不是你生来内向或外向,而是珍惜自己的特殊点,扬长避短。在你认为阴暗的内向的背面,也许就是照亮你人生的光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