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幅:

诗文内容:
拟把扁舟系绝壁,
夹岸桃红柳烟碧。
看山看水到月明,
卧听漁童吹短笛。
这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浯溪道中》。
把小舟系在绝壁之下,岸边桃红柳绿,这山水美景让人陶醉,不觉时间流逝,直至月光笼罩。
于是躺下来,听牧童的笛声。这笛声如此纯真,不染尘俗。
这首诗展现了远离凡尘、自在随心的理想生活。
看画作:

画家描绘了月光下的绝壁、松树、桃花、杨柳,以及水面。
看小舟上:

扎着两个发髻的牧童在船尾吹着笛子,隐士趴在船头,姿势好放松。
第五幅:

诗文内容:
暮山如淡复如浓,
烟拂山前一两重。
山背更将霞万疋,
生红锦障裏青峰。
这首诗是南宋杨万里的《晚登连天观望越台山》。
诗中描绘了夕阳下的山川美景。
细看画作:

如此精致的亭台楼阁,一看就是宫廷建筑。
实际上,据专家考证,这本册页描绘的,都是临安凤凰山皇宫周围的景色。

四角攒尖顶的楼台内,白衣文人看向窗外。
只见夕阳下,青山层叠,山腰处雾霭弥漫。
天边则是如锦的晚霞。
第六幅:

诗文内容:
烟静云娇露已睎,
昼长人困杏花时。
秋千闲倚楼台看,
尽日无风彩索垂。
这首诗是宋徽宗的《二家宫词》。
诗中讲的是什么呢?
烟雾静静地停在那里。云彩的样子十分娇媚,晶莹剔透的露水渐渐消失。
杏花盛开的春日如此之长,让人产生了困意。
楼台旁的秋千安安静静,静到连一丝风都没有。
绑着秋千的彩色绳索一动不动地下垂着。
诗歌通过描绘春日里宫廷的景色,展现了华丽而慵懒的生活。
再看画作。

画家用向上生长的松枝,满山满谷盛开的花朵来表现春天。
这些热热闹闹蓬蓬勃勃的树和花,又在暖暖的春光下显得格外静谧。
杏花丛中,一个高高的秋千很显眼。
而站在楼台上的白衣文人,此刻又在想些什么呢?为何感觉他有点淡淡的忧伤呢?
第七幅:

诗文内容:
无住庵前境界新,
琼楼玉宇总无尘。
开门倚杖移时立,
我是人间富贵人。
这首《观雪》的作者是陈与义。
陈与义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他的个人命运也和时代一样,充满了起伏跌宕。
诗中说,雪后,无住庵前的景色成了人间仙境,我(诗人)
打开门,手持竹杖站立许久,沉浸在眼前的美景当中。
这时候的我,在精神上是多么的富足。
这里的“富贵”是精神上、心理上的,而非物质上的。
再看画作:

白衣文人头戴风帽,在窗前倚仗而立,看着远处的雪景。
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连绵的山峦披上了洁净的白衣,脱离了尘世的喧嚣。
山坳间,林木掩映下,可见寺庙的屋顶,俨然成了琼楼玉宇。
此刻,文人如在天上,心境开阔而旷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