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情感敲诈?
情感敲诈?或许你还不明白我在说什么。那好,让我们先来看看以下的情景:
“要是你不接受加班,那以后的晋升恐怕……”
“要是你跟这个男孩儿结婚,我们就没你这个女儿!”
“要是你跟我离婚,你甭想再见孩子!”
“要是你不愿意跟我同居,我们就分手!”
“要是你辞职,我们(父母)以后再也不管你!”
“你需要帮助时我会鼎力相助的。我要问的是你能否借我2000元钱,我是你最好的朋友。”
这是否就是再熟悉不过的生活日常?
事实上是:95%以上的人感情受到敲诈,90%以上的人却自觉接受!
情感敲诈是这样一种有力的操纵方式——亲近我们的人在我们难以如其所愿地给予他们所需要的东西的情况下,直接或间接地以惩罚威胁我们。
敲诈者有四种面相:
1.惩罚者——他们向我们直露其所需,以及我们不俯就于他们所必然带来的后果。
2.自我惩罚者——他们会向你强调,要是你不甘于屈服,他们便要作践自己。
3.受难者——他们是天生的内疚兜售者,如果你不满足他们就让你感到自责。
4.引逗者——他们用爱、钱和升迁作为许诺,回报听起来诱人,但回报可望不可即。
敲诈者常用的语句是:
“要是你真的爱我……”
“不要离开我,要不我就……”
“你是唯一能够帮我……”
“我可以给你提供方便,只要你……”
如果不能满足敲诈者,那么我们可能会被贴上标签:“不关心人”、“自私”、“轻率”、“笨拙”、“傻瓜”等等。
我们的代价是什么?
敲诈者的言辞和行为总会令我们感受到心理上不平衡、愧疚和内,并在精神上给自己刑罚。
我们会:
1.产生恐惧。怕被抛弃、怕引起愤怒、怕得到反对、怕发生改变。
2.打击自尊。在应当说“不”的时候选择屈服,或者过分地责备自己。
3.影响健康。产生忧郁、焦虑、过激反应等。
假如我们在工作上屈服于情感敲诈者,我们就会回家把怨气发泄到孩子身上。要是我们与父母关系不和睦,就会老挑同伴的毛病。
我们不可能在与上司或丈夫怄气后并不伤害生活中的其他感情关系,我们甚至可能屈服于导致我们痛苦的某些动机,而自己成为敲诈者。
我们要怎么做?
第一步:停留。
即什么都不做。争取时间体验自己的思想、自己的优先权、自己的情感。
面对敲诈者的威胁时,我们可以做出这样的第一反应:
“我现在无法马上回答你,我需要时间考虑。”
“这太重要了,我无法立即决定。让我想想吧。”
“我对你的要求理解的不是很明确。让我们稍迟一点在讨论吧。”
第二步:成为一名观察者。
弄清楚真正发生了什么:
敲诈者需要什么?
要求是怎样被提出的?
当我们没有直接同意时,敲诈者怎么办?
我们在想什么?
我们感觉如何?
我们的引火点是什么?(是什么使我们违背内心去接受?)
第三步:策略。
策略之一:非防御性交流。你可以这么开场:
“你完全正确(尽管这并不是我们的本意)。”
“这很有意思。”
“真的吗?”
“我能理解你。”
这是关键的开场,之后再添加我们自己的话。
策略之二:化敌为友。倾听对方,寻求途径。你可以这么说:
“你能帮助我理解为什么这对你很重要吗?”
“我在想,如果你肯帮我想个办法……”
“我在想我们如何能更好地完成这个工作。”
和某人一起思考如何做等于是打开了想象甚至是一种嬉戏之感的大门,唤起敲诈者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愉悦感。
策略之三:讨价还价。当双方都有需要改变的行为方式时,讨价还价就派上了用场。
我们很多人从孩提时就常使用的方式——两本超级英雄连环画换一本书,我的棒棒糖换你的巧克力。
以讨价还价来削弱感情敲诈的长处在于,它消除了完全由一个人来承担改变关系的重任。在交换中,没有给于就没有所得。交换中也没有失败者。
策略之四:利用幽默。比如:
丈夫又一次为婚姻提条件时,妻子拿起一直放在衣柜上的呼啦圈递给丈夫,说“请你拿着这个呼啦圈,让我从中间跳过去。”
丈夫:“这是干嘛?”
妻子:“哦,亲爱的,我似乎注意到你多么愿意让我跳进你设的圈套以证明我爱你。你觉得我们好好谈谈怎么样?”
丈夫忍不住笑了。
幽默不能永远有效,但肯定会减少很多不快。
当我们能够终止情感受辱的状况时,就找回了一种绝妙的正常而平衡的感觉。窘迫与自我责备——从前占据了我们感情与自我形象的重要位置——现在消除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自信和自尊的全新感觉。
情感敲诈蒙蔽了这种感觉,但你从来都没有真正失去它,它一直在为你守候。
想了解更多?享誉世界的精神理疗专家、演说家“苏珊福沃德”博士的著作《情感敲诈》,97年刚问世便被译成17种以上的文字,出版两个星期便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