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不是因为雾霾

01

早上,我躺在床上刷微信。

苏苏也醒了,瞪着眼睛在我对面认真的看着我。

不一会儿,说话了:妈妈,你的眼睛里只有手机,没有我。

我惊讶的拿开手机。

她又认真的看着我的眼睛说:现在,你的眼睛里有我了!

原来,这是孩子所谓的“看见”。

02

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

在工作中,员工需要领导看见自己的能力;

在夫妻关系中,一方需要另一方看见自己的努力;

在爱情中,她需要他看见她的美丽,他需要她看见他的帅气;

在亲子中,孩子通过自己依恋的对象,看见自己。有能力的自己,值得被爱的自己,勇敢的自己,等等。

03

很多人形容自己的婚姻名存实亡,行尸走肉。

是因为在这个婚姻关系里,他们不被看见。或者,是被扭曲的看见。

全职太太如果因为生了孩子,就被家庭看作为一个抱孩子,奶孩子,日夜不能安睡的奶妈;一个整理衣柜,拖地洗衣,手指通红的家政,一个买菜做饭洗碗的保姆,那么她就会被认为是不需要买时装,不需要护肤,不需要学习,不需要鼓励,不需要情感支持的工具。真正那个想要每周看一本书,看一场电影,做一次美容,睡一次懒觉,喷着香水和闺蜜们聚餐的人,被压抑了下来,得不到关注,长此以往,真正的她就“死”了。

04

一个孩子被各种条条框框卡住,不允许做这个,不允许做那个。

应该做这个,应该做那个。

孩子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发展,他只是父母的复制品,真正的他并没有成长。

05

记得很早以前,我还是刚毕业的心理学学生,在一次公司组织的春游中,正巧和一位业内的大师同行。

大师问我:你为什么学心理学啊?

局促紧张不安的我,小声的答:我想做心理咨询师。

当时特别害怕大师嘲笑我,然而他没有。

他问:那现在有开始做了吗?

我赶紧摆摆手:没有,我刚毕业,没有什么经验。

他笑着说:你在大学已经学了四年了啊。

“可是,我年纪这么小,我还没有结婚,我很害怕我帮不到来访者。”

那位大师精神分析流派的,他告诉我:你哪怕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说,只要在咨询中看着来访者,重复他说的话,重复他的快乐,他的悲伤,这个治疗就会有成效。

当年的我只当做大师对晚辈的鼓励,然而,这不就是咨询关系中无条件积极关注,接纳他,看见他所带给他的安全支持吗?

06

有些人,不被别人看见,是因为,他自己也看不到自己。

他下意识(无意识)的做出反应,他下意识的生气,他下意识的攻击,他下意识的愤怒,他下意识的逃跑,他下意识的让情绪控制自己,他下意识的让固有的行为模式裹挟自己。

真正的情绪,他看不见,生气背后的失望,攻击背后的委屈,愤怒背后的渴望被爱,逃跑背后的害怕,他统统看不见,或者他自己也不愿意看见。不愿意看见这个无能为力的自己,不愿意看见孤单的,渴望被爱的自己,不愿意看见这个从小就不被父母鼓励出现的自己。

07

看见自己,才能让别人看见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