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多月的时间,两个最大的收获,一是注册了简书,开始了一天1000字的坚持;二是因为写了一篇关于业余学习英语的文章,加入了简书语言学习的微信群。
每天1000字的坚持让我真正的认识到了习惯的力量,就是无论多累多没有点子,不让自己写完折1000字,就如坐针毡,无论写出来的东西质量如何吧,我觉得这个过程我至少是在思考的,是在试图让自己的输入转换为输出的,加工信息和知识,而不仅仅是消费信息和知识。
加入语言学习微信群,看到有一群人跟我一样还是很想学些东西,那种彼此的孤独感映照成共鸣的感觉,让我知道自己并不孤单,虽然很多人是大学生,相对学习的动力会更足,但也有跟我一样毕业多年还想捡起一些英语好好学一学的小伙伴,不仅仅是考试需要或是工作需要,仅仅是因为想变成更好的自己。更近距离的接触了很多大咖大神级的人物。贝小鱼老师在微信群中的微课我听了两遍,同声翻译那么高大上的人亲自介绍了学习英语的方法(虽然有很多小伙伴分享了听课笔记,但还是决定也写一篇听课笔记,酝酿下先)除了膜拜,更多的是向我们印证了坚持和微小的力量。
我们总是想着一口吃成大胖子。以英语学习为例,好几次决定背单词,每一次都是斗志昂扬的开始,给自己设定30个生词都觉得太少,恨不得一天来个50个,兴致勃勃的坚持了一天、两天、三天、一个礼拜,然后就无疾而终了。还有个例子是一年前就打算教小贝贝认字,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把买的认字多米诺骨牌地上一摊,教完汉字一到十,继续人、大、小、太、天、上、下......恨不得把其中一半的都给教会了,一次兴致过去之后,到今天那多米诺骨牌也没再拿出来过。
试想一下,如果背单词时候不是要求自己一天50个,而是一天5个,一年下来哪怕周末都休息一年也能认识1300个生词。小贝贝认字如果我们有足够的耐心,一天哪怕认识1个字,一年也有了三百多的识字量。我这里不是强调要让小朋友早识字,毕竟很多专家并不赞同这点,我只是想要用这件事打个比方。
在微信文章中看到一篇文章提到如何学好小学语文,每天读5分钟课文,写10分钟生字。作者说只要能坚持每天做到,小学语文绝对没问题。其实说到这我还是很有感触的,小贝贝从小班开始我每天讲故事的时候读三首诗,有时让她跟读,有时就我读,虽然比不上那些电视上古诗信手拈来的小神童,但那本书上的唐诗不说会背,但读了上句基本下句还是知道了。虽然我也羡慕那些听到"大漠孤烟直"会觉得好漂亮的小朋友,但如果没有那样的悟性,稍微有点记性也是好的吧,在以后上学的过程中,她不一定完整的记得这些诗句,但会有一种似成相识的感觉,老朋友见面的感觉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吧。
哎呀,又跑偏了。说回微小的力量,其实中国古人很早就说过诸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愚公移山"等等,说的是坚持的故事,说的也是微小的故事。
现在有一个小问题,因为这些微小的事情,小是小,但却也是一件事,记录在待办清单里,会去做,也的确会有效果,但就像之前有人说的它消耗着意志力,占用着意志力的带宽,做完这些事以后会不再愿意做另一些让自己进步的事,而更愿意放纵自己,似乎是为了弥补些什么,这就很尴尬,得失之间的把握,分寸之间。
不过目前为止,在做的这些微小的事情还是决定继续坚持吧,因为,不坚持我也不知道我能做些什么更好的事,机会成本没有超出收益以前,就继续努力吧。哈哈,说到机会成本,下一篇可以说说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