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算起,已经在国外待了两个月。这段时间里,很难说自己没有发生变化,但要讲清楚变化是什么,却也很难。就像大多数人们,以为自己过着生活,让这条小船向自己想要的方向驶去,可到头来也被生活改变了。在船上漂泊得久了,浮浮沉沉,人心难免移迁。不过人们总是能敏锐地察觉到旁人的变化,越是与之关系近者,便越敏锐,也越准确。张三剪掉了头发,发了微博说感谢几年的陪伴祝你幸福。身边人一看便知是情场失意,这是逻辑推理。但人们更关注此时的张三是否在强颜欢笑,若果真是这样,又该如何去劝慰。多数人就是这样,敏锐且善意。但多数人同样无法自知,无法对自己也敏锐且善意。
多年来,我尝试跟自己沟通,因为从小听闻,西方哲学的“认识你自己”。一开始我认为这很难,但也不应该太难。从前我想,认识自己本身不算太难,只要求自省,三省吾身古已有之,实话实说,多放点注意力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上,理应奏效。认识自己,理当不难。直到最近我才认识到,这件事情真的很难。它最难的地方就在于,人认识自己的速度可能赶不上自己变化的速度。细想之下,着实可怕。费尽心思认识的自己,总是过去的自己,而如今自己是什么样子,还是遮一层纱。如同云追月,也如镜中花。就如我现在,传照片给家人,家人直言变了,而我本人则一头雾水。再看照片,也还是那百十斤肉,哪有什么变化。都言当局者迷,想真的认识自己,尤其是此刻的自己,难得很。
而道家的解决方案我觉得略胜一筹。所谓法自然者,就是且随它去。变了就是变了,不想知道为什么,也不需要知道为什么,只要跟着大势变,那就能保全自身,甚至能凭风而起。西方剖析自我本我,圈圈绕绕。老子就说,嗨,别想那么多,天地之间有个“道”,它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就完事了。这也挺好。省事儿,就是聆听天音的时候容易信号不好。
这时候就会有人适时而起,致命一问:想那么多干啥?一般来说,也就终结话题了事。这就是向下挖碰到花岗岩,向上蹦撞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了。您说这坎儿怎么迈过去呢。不思不想且有饭吃,殚精竭虑饭量反而要减少,这么一琢磨,想那么多是真没用,害人害己。但禁不住人吃饱了就容易乱想。饭总要吃饱,吃饱了人乐意想什么,且想去吧。有些人活在梦里,有些人为梦活着。也没有高下,也没有好坏,人自个儿高兴就是第二大的天条。第一大的是啥。咱别扫别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