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令人震撼。三毛说:我来不及认真的年轻,待明白过来时,只能选择认真的老去。
她的作品,悬壶济世,娃娃新娘,收魂记,白手成家,哭泣的骆驼,哑奴,还有一封封信件……一篇篇读来都令人震撼一方面了解了撒哈拉风土人情和地域文化,另一方面读懂了一个才女拥有一颗为爱跳动的刚毅果敢的内心世界!为了追求真爱个性自由,三毛跟随荷西历经撒哈拉沙漠生活艰难,战乱纷争,但是却无所畏惧,把苦难的日子过成了诗,她是一位浪漫洒脱善良且有个性的才女。
有一种爱情叫三毛与荷西,他们奔走沙漠,洗净铅华。 三毛一生最好的时光留在了撒哈拉,荷西早早去撒哈拉找了工作,安顿了下来,为她打点一切,他写信向三毛求婚,这封平实的信,三毛读了近十遍,终于决定嫁给荷西。 在撒哈拉沙漠结婚的他们没有举办任何礼仪,荷西送给三毛一个骆驼头骨,三毛把它当做宝贝,嘴上不说心里早已坚定了要好好爱着这个小她七八岁的可爱大男孩。
在撒哈拉,荷西带三毛去捡化石, 去沙漠找骆驼的骨头,去海边捉鱼,甚至偷看撒哈拉人洗浴,他们在一起是如此和谐,彼此的认同将他们牢牢地吸引在一起。
荷西驱车为了给三毛找寻化石,暗夜中深陷沼泽在冰冷中等待死亡,三毛费尽周折躲过几个沙漠无赖的欺侮,疯狂的卸下汽车坐垫和轮胎,撕下自己的麻布长裙当作绳子,绑在轮胎上,终于把荷西拉出沼泽,荷西醒来,两人含泪相拥。此情此景,我忍不住热泪盈眶,让我相信这浮华的世界仍有纯净的爱情。
撒哈拉教会了三毛坚强和乐观。她在与世隔绝的荒漠地带,用力地生活,努力去克服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困难,把日子过成了诗。她精心的布置着他们的小家,原本毫无生气的房子慢慢变成了世外桃源。她用一颗艺术的心,给荒凉抹上了靓丽的色彩,生命在这贫瘠的土地上优雅地滋长着。她富有爱心,用自己的学识给撒哈拉人治病,用自己的善良自助撒哈拉的邻居。目睹沙漠血腥暴力的殖民纷争,让她在无望中看到了身边朋友的惨死而又无能为力内心很是绝望!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去哪里都是流浪,她一生都在流浪,有爱她的人才是她栖息的地方。她和荷西是灵魂伴侣,互相成就,没有了荷西后的三毛,犹如撒哈拉没有了骆驼,三毛对荷西的爱整个撒哈拉装不下,所有的太平洋填不满,荷西的灵魂始终陪伴着她,那首《滚滚红尘》唱不尽他们的离别相思。
“如果有来生, 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 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三毛的语录,送给大家,余生时光锐减,愿我们都能独立,坚强,优雅, 自信,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