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职场爸妈怎样平衡工作之余的个人时间和育儿时间?全职爸妈怎样安排每天充满新鲜感?
本期和大家分享如何高品质进行家庭教育。
01.规律作息,从小培养
作为职场爸妈,在有限的育儿时间中,我们不经意地融入了家庭教育。
早上6:30手机闹铃响起五条人的《地球仪》:
“我有一个地球仪
我会一句班巴拉语
在马里共和国
我钓到一条鱼
鱼儿变成威士忌”
我赖床5分钟,然后起床、洗漱、护肤、穿衣,一边唱歌一边叠被,唤醒孩子。
模仿“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的音调唱“Kevin,Kevin,你真了不得!”
改编《樱桃小丸子》主题曲唱“Come on baby, come on baby,啦啦啦啦啦!”
两首起床打气歌之后,我或者宝爸给睡眼迷蒙的孩子穿袜子、裤子、上衣、鞋子。推着孩子去卫生间小便、刷牙、洗脸。
7:10我们吃早餐,孩子喝稀饭、吃水果,再去幼儿园吃早点。
之后,是充满仪式感的“魔法亲亲”,Kevin先亲爸爸的双手,爸爸再亲他的双手,Kevin亲妈妈的双手,妈妈再亲他的双手,并比划一个摇滚手势说,妈妈爱你,妈妈爱你。完美还原《魔法亲亲》绘本故事。然后,我们一起出门,我们坐地铁,老人送孩子去幼儿园。
忙碌一天回到家,孩子总是很激动地跑过来展示绘画、手工作品。
晚饭后,我和老公聊天,孩子有时候打断我们求关注,有时候自己玩儿玩具、画画儿。
20:00我们进行Kevin爸妈语、数、外多元启蒙。记录每天亲子学习的内容,及孩子生活照或美工作品,坚持打卡,形式不重要,贵在坚持。
完成打卡后,孩子如厕,播放他喜欢听的摇滚歌曲。接着,大家自由活动,妈妈读书写感想,爸爸看书刷资讯,孩子在一旁写写画画,摆弄玩具。
21:00我们运用“时间大饼”此消彼长和10分钟闹铃计时的方式提醒Kevin抓紧时间洗漱。洗漱前,Kevin点歌,听五条人、新裤子、达达乐队的歌。三四首歌的时间,洗漱完毕。
宝爸给他换衣服时,我洗漱,顺便洗自己的和孩子的内衣和袜子。晾好衣服后,找出转天穿的衣服,让孩子三选一,男孩的服装比较简单,裤子不脏不换,每天换一件套头的卫衣。我也选好转天穿的上衣,每天换一件适合职场的深色或花色衬衣,搭配百搭的黑色西服裤子。
22:00我躺在床上,钻进被窝,提醒Kevin盖被、关灯,唱两首舒缓的英文儿歌,沉入梦乡。
有几次,Kevin躲在被窝里,发出呜呜呜的声音。我问他,是肚子疼吗?头疼吗?不舒服吗?他都摇头不语。从被子里伸出一个小手指头,指指门的方向。我问,是找爸爸吗?Kevin撇着小嘴点头。我们一起喊爸爸过来,爸爸陪着Kevin入睡后,再洗漱,睡觉。
以上是每天的日程安排。
02.周一到周五不是灰色,是彩色的
如同每天换一件衣服,每天都是不同的颜色。
如果您是全职爸妈,是否想让每天的生活不重复呢?
我们的语、数、外多元启蒙课,从孩子三岁开始,已经坚持320多天了。期间,经过不断探索磨合,从每天只讲英语绘本,逐渐增加语文、数学、科学绘本,过渡到一三五讲书、二四控笔训练,现在改进到每天至少精读一本书。
以上是每周的内容安排。
03.形成良性循环
我和老公都是比较理性又有一些情怀的人,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喜欢把事情办的漂亮。我们三观一致,兴趣爱好相投:书影音、摄影、旅游、桌游。
有了孩子后,尤其在孩子一岁到两岁的时候,我们也曾一度以孩子为中心,明显感觉生活质量下降了。随着孩子长大成为独立小个体,我们仨可以进行友好交流。
我和老公逐渐达成一致育儿观点:并不刻意地培养孩子某方面的特长,丰富我们自己的生活,让孩子融入到我们的兴趣爱好中,耳濡目染。
享受简单规律的日常生活,引入丰富多彩的育儿内容,让生活成为一个良性循环,从中获得正向反馈,不被生活推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