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刺客的斗篷——世界名家日记选集》1月28日收录的9篇名人日记中选有美国颇有声誉的日记体作家、小说家和诗人梅·萨滕的日记,这篇日记谈及孤独,读来颇有感概,选来试译。
梅·萨滕
写于1975年1月28日
试译:
昨天我收到了三位朋友的来信,三人境况炯异,造成抑郁的问题却惊人一致。一位是已婚的年轻女性,有两个小孩,丈夫是公司职员。她觉得自己因丈夫的工作受到了冷落,怨他没有知会就随随便便带‘朋友’,意指客户,到家来,尤其是他们之间缺乏交流,因为一直没有时间。他还经常出差在外。第二位朋友的丈夫最近退休了;退休后他们搬离了长久以来居住的离海很近的小镇。他无所事事,她觉得自己被困住了,又气恼又沮丧,但又没法确定为什么会这样。第三位朋友是一位女教授,相当年轻,和一位女同事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却说她‘孤独到骨子里’。
‘孤独’在我看来是和爱的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在没有完美的交流时我们就觉得孤独。在独处时一个人可以获得和自己的良好关系。我猛然意识到我现在再也不会说‘孤独到骨子里’,尽管我在恋爱时肯定也体会过这种感觉。而且我很肯定那个心酸的说法原来是可以常拿来形容我的母亲的。
以前在理想国的推送里读到过对梅·萨滕和她的作品《过去的痛:梅·萨滕的独居日记》的介绍,但名字已经忘记。前几日浏览到这篇日记时发现关于孤独的主题似曾相识,查寻作家资料后发现原来这就是有过一读之缘的作家,所以再次细读她的文字时感觉亲近了一分。细品梅·萨滕的文字,不过是一一道来,但字里行间的生活和感受都太真实了。记得在课堂上曾和同学们讲过如何区分英语里“孤单(alone)”和“孤独(loney)”两个词语的用法,这篇日记算是一个很好的诠释。日记中三位来信的朋友都有伴侣,都不是形单影只,但都是孤独的。有伴容易,相互理解不容易,更别说有人懂你,难怪有人说人生而孤独。孤独感看上去是自己的感受,实则是来自他人,梅·萨滕说得对。与他人的关系好坏决定了自己的感受,孤独感就是其中一种。独处是构建自我认识的一个方法,当和自己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关系,对自己有了正确的认识,自我不依赖于他人来实现,估计孤独感会少一些,至少会像梅·萨滕说的那样再也不会“孤独到骨子里”了。梅·萨滕年老时宁愿选择独居,享受孤独这杯酒,想必是她品到了另一番滋味。
作者介绍:
梅·萨滕1912年5月3日出生在比利时沃德尔哥摩。1916年随父母到美国。她是美国颇有声誉的日记体作家、小说家和诗人。
她一生写作勤奋,硕果累累,创作了二十多本小说、二十五本诗集和日记。在她创作的二十多本小说中,受到评论界好评的有:《祖父的出生》(1957)、《小屋》(1961)、《斯蒂文斯夫人听到美人鱼在歌唱》(1965),《爱之种种》(1970)、以及《今日留恋》(1973)。她的小说着重刻画集优缺点于一身、具有发展潜力、追随自己意志而生活的人物。在不同体裁的创作中,梅·萨滕认为自己首先是位诗人。她的诗歌内容涉及广泛,形式多样,主题多是反应大自然,尤其是园艺种植,如痴如醉的爱情,失恋后的痛苦,永恒的进展变迁,对音乐艺术的倾心以及心灵对沉默孤独的需求。除了写诗和创作小说外,她的非小说创作在美国文学领域里卓有成效,尤其是她的日记体文学作品颇为引人瞩目,也正是因为她的日记作品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她在美国文学史中享有“杰出的日记体作家”的美誉。梅·萨滕于1995年7月15日在缅因州约克她的住所去世,享年83岁。
她的日记系列有:《独居日记》、《海边小屋》、《过去的痛》、《梦里晴空》等。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