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功能核心区,雍和宫退租比例高达60%!

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规提出了东西城区要划分街区进行治理。

东城区推行“以街道为主体、街区为单元”的城市更新模式,作为强化首都核心功能、实现老城整体保护和城市复兴的关键环节和重要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东城区委书记夏林茂表示,围绕中轴沿线确定国子监、南锣鼓巷、皇城-景山等8个重点街区和地坛、钟鼓楼、皇城-故宫等15个试点街区,建立包含197个项目的街区更新项目库。

去年,东城区在北京市率先发布《东城区街区更新实施意见(试行)》,街区更新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将东城17个街道划分为82个一级街区更新单元和140个二级街区更新单元。

“我们明确制定《街区更新规划编制技术导则》,明确各个街道编制街区更新实施方案的内容框架和技术标准。”夏林茂表示,在推动机制建设方面,围绕重点街区选取、项目统筹、协同治理平台和专家智库建设、资金保障和管理、市场化机制引入等开展调查研究。

据介绍,目前研究制定街区更新2020年工作方案。

明确今年街区更新工作目标任务,围绕中轴沿线确定国子监、南锣鼓巷、皇城-景山等8个重点街区和地坛、钟鼓楼、皇城-故宫等15个试点街区,建立包含197个项目的街区更新项目库。

其中2020年重点推进项目120个,涉及总投资965.7亿元。

近年来,东城区落实新版“总规”“老城不能再拆了”的要求,以南锣鼓巷四条胡同保护复兴为切入点,试点开展平房区直管公房“申请式腾退”和“申请式改善”工作。

针对四条胡同申请式腾退后“留住户如何改善、腾空房如何利用”等问题,在借鉴国内外老城更新、老城复兴经验的基础上,创新提出“共生院”概念。

“共生院”模式是一种小规模、渐进式的院落和房屋更新。

夏林茂表示,今年计划再建设一批共生院:

一是完成南锣鼓巷地区福祥、蓑衣和帽儿胡同修缮整治提升任务;

二是结合前期腾退情况,在前门草场地区建设一批;

三是在雍和宫大街周边4个申请式退租试点院落,结合退租情况和留住居民意愿,建设共生院。目前退租工作正在推进,退租居民比例已经达到60%。

此外,东城区正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的三年行动计划。年底前,全区拟新成立业委会、物管会150个以上,组建率超过30%。

北京“申请式退租”后,菜市口地区建成的文艺化的平房区:可见退租之后,腾退空间变多,北京旧城可以变得很美。

说明:以上消息来自北青报

文章内容仅为传递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政策依据。

以上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