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Day8·缘起:一生的奋斗目标(1)】
这是“崔律精时力之100天挑战阅读《奇特的一生》”系列,今天是2019年2月9日。
一、原文:
P52(延续前一天片段,但这是新的一章)
(小标题)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1918年,柳比歇夫从部队复员回来,开始从事纯学术工作。那会儿,他已经提出他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要创立这样一种分类法,必须先找出某种类似的原子量;我想对没有直接功能作用的机体结构中的曲线进行数学研究,通过这个办法来找……”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在1918年这样写道,“这项工作在数学上看来困难极大……我起码要过5年,等数学基础打得好一些,到那时候才能着手完成这项主要任务……我立意要写一部数学生物学;一切企图把数学运用于生物学的尝试,都将包容于这部书中。”
在那几年,人们对他的想法,反应颇为冷淡。应该说,柳比歇夫于1918年到那里去工作的辛菲罗波尔市的塔夫利达大学,当时委实是人才济济:数学家H.克雷洛夫和B.斯米尔诺夫,天文学家O.司徒卢威,化学家A.白柯夫,地质学家C.奥布鲁契夫,矿物学家B.维尔南茨基,物理学家Я.弗伦凯尔和И.塔姆,森林学家Г.莫罗卓夫,自然科学家弗拉基米尔·帕拉金和亚历山大·帕拉金两兄弟,П.苏希金,Г.维索茨基;最后还有柳比歇夫终生崇敬的老师亚历山大·加夫里洛维奇·古尔维奇。
这位青年教师并没有因为泰斗们的怀疑而彷徨。岁月递嬗,具体的方法有所修正,某些东西不得不重新审议,但是总的任务不变——一旦干了起来,他一辈子也不背离既定的目标。
二、我的阅读日志:
今天的片段,看到了年轻柳先生的壮举:树立一生的奋斗目标---创立生物自然分类法。
如果要为我的人生树立一个终极的目标,它会是什么呢?
这个一生的目标,一定是内心是非常坚定的,不畏权贵,可以变化的,甚至可以部分推倒重来,但总体任务还是那个一生的目标。
当柳先生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时,我仿佛看到,他使用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畅想了如何实现人生目标,包括在什么样的人生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分阶段目标,这个方法为他的未来勾勒了一幅清晰的行动蓝图。
一直以来,我有一个心石: 不想过上墨守成规的一生, 以为跟别人不一样就是很特别的人生。擅长的不以为意,不擅长的挤破脑门要凑个热闹。 以为擅长的其实也没有精到专业,偶尔露一手,还特别怕别人否定… 如此,一生的目标就风雨飘摇,甚至怀疑就这样过一生会有不甘心吧。
如何才能心甘情愿设定一生的目标呢?或者说如何训练自己健康的心态,专注践行目标。
三、崔律阅读指引:
本段中我向柳比歇夫学到的一个点:勇敢设定一生的目标,保持韧性,弹性和空性。
一件事情并无固定的好坏,这取决于谁在看这件事,得利者觉得是好事,损害者觉得是坏事。
比如你们公司发展了,要买一栋楼来办公。对住的远的员工会觉得是坏事,对客户来说却会觉得公司真有实力,更放心了。但买楼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好坏特性,它的所有特性取决于看待它的人
所以我们可以说一件事情本身是中性的,或者是空白的,简称为“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