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某中央政治局常委到海南视察时专程拜访了海瑞墓,在参观海瑞墓的时候他说:“海瑞的精神今天仍然深深地感染着我们,共产党的干部来海南一定要到海瑞墓看看。”2005年3月,刘和平开始创作海瑞题材的相关作品,他把嘉靖和海瑞的像挂了起来,每天写作之前先给这两位焚香叩拜。
2007年1月1日《大明王朝1566》横空出世。该书用一出出可歌可泣的好戏将嘉靖年间官场众生百相描绘得尽致淋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的禅诗在千年之后重读依旧是百转千回,余音绕梁。
云在青天水在瓶,全书一开篇,嘉靖皇帝就从重重纱幔的通道中大袖飘飘地出现了,君临天下四十五载,人心似水,民动如烟,虽二十多年无为而治,大明王朝两京一十三省朝局依然牢牢把握在手中。万方有罪,朕躬无罪,乾上至阴,无为而无不为。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在这场权利的游戏中,他是孤独的异类,纵夙有澄清天下之志,拯救万民之心,奈何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却依然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一本《治安疏》舍身成仁,光明长在。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乾下至阳,无畏而无不畏。
两个主角,嘉靖与海瑞,站在两个端点。其余所有政治人物,都夹在嘉靖与海瑞中间。嘉靖中心,可以称作庙堂之高;海瑞中心,可以称作江湖之远。第一部分里,他们相继出场,都发挥着扭转整个事件的作用,可是对于严党和清流,他们都是客观一方。第二部分里,他们开始决斗,从一开始通过中间的内阁、司礼监接触,到最后终于正面对决,他们都是主观一方。由此开来,连接万方。
在这本书中作者刘和平没有彻底表现出自己的立场,而是选择了让笔下的每个人都承受历史。以嘉靖为中心轴的庙堂之高可以大致分成三个派系,严党、清流和司礼监。派系之间互有攻伐,互为盟友又互为政敌。
先说严党,严嵩这个首辅当得并不像通常意义上的权臣那样一手遮天,反而有很多难处,他和严世蕃虽为父子,却绝非父子同体。他深知自己对于皇帝的意义所以事事有分寸。只“打好了这几仗就休整。倭寇不能不剿,不能全剿。”这一句就将他的大奸似忠、老谋深算体现的淋漓尽致。他清楚的明白,倭寇在,胡宗宪就在,胡宗宪在,就谁也扳不倒自己。
再说清流,嘉靖是皇帝,作为一个绝顶聪明的皇帝,再贪图荣华他必须要维持国家的运行。所以他不得不保裕王这一帝国的未来继承人,同时为了防止严党坐大,他也需要裕王身后有一批人能和严党抗衡,那就是以徐阶、高拱、张居正为主的清流们。可是清流就真的清者自清吗?为了斗倒严党,他们冠冕堂皇、想方设法,剧中张居正的一番话正暴露了这一点:“王爷,长痛不如短痛,这一次干脆让浙江乱了,就当做我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块肉!”谭纶听了这话后深表赞同:“是大谋略!只是苦了浙江的百姓。”说出这话的,正是后世被称之为明朝第一政治家的张居正,为了大局可以牺牲浙江的百姓来引严党上钩,如此清流究竟是为了百姓还是为了权力。在这本书里,每个人都是复杂而真实的,每个人也都是身不由己的。
最后说司礼监,司礼监的立场是什么,杨公公把话说得很明白,“你们地方官可以这山望着那山高,我不行。我头上只有一片云,这片云在宫里。”陈洪早有异心,这个大家都知道。他们在嘉靖年间扮演者或忠或奸、或智或愚的不同角色,这是他们的个人能力和性格导致的。但是,他们的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忠于皇帝一个人,皇上说什么,就是什么;皇上想怎样,就要怎样;皇上的态度,就是他们的态度。只要不符合皇帝的意思,只要隐瞒了皇帝,就是错的。
与以嘉靖为中心轴的庙堂之高相对应,以海瑞为中心轴的江湖之远只有一个人,那就是海瑞。嘉靖至阴,海瑞至阳。书中其他人都有私心,海瑞没有,他无党无派,只一心期望政治清明。他比其他人都更纯粹、更坚决。浙江事发,无论是清流还是严党都不愿牵扯宫里。但海瑞一意孤行,他说:“我不是“越中四谏”,也不是“戊午三子”。我姓海名瑞字汝贤号刚峰。……历来参劾严党者都因牵涉皇室反罹其祸。我看恰恰相反,就是因为他们只敢参严不敢直言天下大弊,才使得严党能够藏身大弊之后肆行贪墨而不倒。天下大弊不革,就算倒了一个严党还会再有一个严党!这样的道理我不明白为什么就不敢向皇上进言?”
明史大家对于海瑞的贡献有所争议,甚至许多读者也认为海瑞的人物性格过于单一,角色塑造上出彩的地方不多,往往只是事件的挑起者、坚守者,在事件中的表现却过于单调,缺乏张力。但这就是海瑞啊,像是一块石头,投入浑水中,砸出了响声,带来了波动,石头沉底仍是石头,舍身入浊水的本性,是怎么也变不了的,即使身在谷底,前路未卜。
海瑞对于社会到底有没有实际的推动,我的观点是,有的。虽然看上去远没有张居正的功劳大,但给人民以希望,本就是更大的功绩。放眼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当人民绝望时,结果只能是生灵涂炭。海瑞活着,大明朝的百姓就对清明盛世抱着期望。包拯海瑞于成龙这样的人,死后千年,也依然被人传诵,就是因为他们给草民以公平公正的期望。所以,海瑞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他上任时的作为,更在于他给后世留下的典范。就像关羽岳飞一样,万古流芳。生活中,我也不喜欢这样的人,过于刚直,不懂变通,做事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但是我佩服和敬重这样的人,他们勇敢的坚持心中的信念,不畏强权,无私无畏,他们是时代所需要的人。
孔子成仁,孟子取义,不以百姓为刍狗,是圣者的苦爱;桃源芳草,远离庙堂,悠然采菊东篱下,是凡人的福气。幸而,我们生在这盛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