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篇|2021-06-11|服务意识无处不在

今天为大家分享《卖什么都是卖体验》这本书里面的第27法则和28法则

27法则主要讲的是:把“立刻”奉为工作的时间标准。

作者说:我们身处在一个“立刻满足”的。快节奏时代。人人都有欲望,都希望自己的欲望能立刻得到满足。“立刻”已然成为我们当今社会普遍奉行的准则。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立刻”也应该成为服务时的标准。

俗话说“速度杀死人”。这句话放在心里和驾驶上的确很有道理。但在商业上却很难。在我们这个心浮气躁瞬息万变的世界,能在速度上打败竞争对手,企业就能占据一大优势。

作者还讲了一个他的电脑出现问题,然后各种沟通无果,最后找到了一家提供全天候服务的维修中心。接通电话的居然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看过电脑后告诉他,不出24小时就能把电脑修好。

但在当天下午的4点,维修人员就打来了电话,告诉他电脑修好了可以正常使用了。

他感叹,这种需求得到立刻满足的这种感觉非常的好!并且称赞维修人员不仅技术过硬,还是为精明的商人,他把“立刻”氛围工作的时间标准。承诺时不把话说满,却能交出超出预期的工作成果,收获要比大话却无法兑现,要好多了。

这种理念其实可以运用在各行各业。而且当今,人们对“立刻”的重视程度已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法则28里:深层次挖掘客户期望

作者比喻说:“需求”就像一杯咖啡,而“期望”就像是醇香的口感——便捷高效、令人愉悦的服务。

作者讲了一个故事。

有位女士曾给我讲过一件事,很好的说明了体察客户的渴望有多么重要。这位女士在几家极品医院里工作了整整10年,最终不幸被解雇了。身心俱疲,囊中羞涩的她急需找个地方理个发。于是,来到了一家理发店。她跟我说:“店里的理发师对我呵护备至,帮我洗了头,让我觉得仿佛是上帝的手在恩待我。一个与我素昧平生的人,居然能有如此让人舒服的力道和态度为我服务。工作期间,我就是用这样的双手和心灵去为那些临终者和他们的家属服务的。剪头发虽然是我的需求,但我真正想要的是一份慰藉和关怀,那位年轻的女理发师体会到了我的期望,我永世也忘不了她。现在我理发只去那家店。”可见,故事中的理发师洞察到了需求和期望之间的差别。

或许从表面上来看,准确判断出客户的期望很简单,但实际上比想象中要困难很多。客户的期望往往需要我们身处挖掘。并且可以去做360度的调查和访问。

讲到这里,其实我就想到了,我曾经在上一家公司里面,我们领导经常对我们灌输的一个理念。

领导经常对我们管理层说:“我对你们考核的标准只有两个点,第1个点是:你做了些什么?

你做了些什么,这个就是你本职工作范围内,你应该要去做到的点,在这点上所有的公司要求几乎都差不多,但个人做到什么样就因人而异了。

第2个点是:你还能做些什么?而第2个点是加分项,你还能做些什么?是我衡量你的重要指标,这也是你职业生涯可以去延伸的维度………可能目前很多人还体会不了我想要去表达的,但是我想多年以后每个人的成长到达了不一样的点的时候,会慢慢明白我所要去表达的表达!”

是啊,一个公司里面,每个部门每个人员都不一样,1000个人心目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生活对事业的期待和要求也不一样。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人的心里,理解程度也会不一样。

时至今日,我亦明白,不管是各行各业,不管是服务者还是被服务者,本质上生活在这个地球,其实我们都有着双重的身份。

当我们是一个服务者时,把产品的交期、品质、价格控制好,可以让消费者购买,也可以算是你基本做好了这件事情。但如果仅仅停留在满足客户的需求上,那无疑是把找上门的客户拱手送给了竞争对手。

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往深处挖掘,挖掘连客户自己都不知道的期望,然后去满足这些深层次的诉求。

随着自己现在也在业务的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也慢慢的意识到,服务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我们还任重道远。

但对此,我也充满着信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