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群里有这样的一个讨论,关于读书,真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讨论是怎么展开的呢?
有一个人在自己的朋友圈立了一个小目标,就是在110天之内要读100本书,然后每本书选一句话在自己的公益社群进行分享,请大家监督,如果没有执行到位的话,会给前多少位点赞此条朋友圈的人发红包,以示警示自己。然后就此展开了一些讨论。
小A认为:多读书是有好处的。可是每本书选一句话,100本书就是100句,你学了不用有什么意思呢?
小B认为:书在精不在多,每本书读透了,读熟了,深刻了解了作者写作的背后意图,那这本书就读好了。
小C认为:书读了,要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还要输出,讲给其他人听,还要让人听懂,这书就读成了你自己的。
小D认为:选一本书读,选一句话用,并且用到极致,还能持续的实践,那么这本书你就读明白了。
每个人有自己的观点,也带有自己特色的思考。作为旁观没有及时发言,但是有一个感触,就是我们读书的目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想了下我那么多年的学生时代,有明确读书目的就是在学校,好好学知识,考试得到好成绩,考上好的大学,然后找到好的工作。那么读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工作。
再认真深度思考一下,读书学知识,了解这个世界,碰到问题,可以用书里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这书也就读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