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将至,红薯正好。这两天在购物群买了推荐的烟薯25号,味道真的是好极了,仅仅是简单的蒸一下,掰开来,薯肉软糯香甜,没有茎,实在是让人忍不住想要多吃。如果有烤箱,烤一烤,估计味道会更好。
我在农村长大,各种粮食作物下来时都有幸可以一饱口福。灌满浆的青小麦在石磨上磨成捻转,蒸熟了,炒一炒,浇上一点蒜汁,好吃得能把舌头咬掉;新鲜的玉米将将要熟还带着点稚嫩,在火上烤了,焦香带着甜;红薯洗干净煮了或者围着火圈焙一焙,简单却是可以填饱肚子的香甜。
青小麦难得吃一次,大人是舍不得糟蹋粮食的,;玉米很快长得老了就没有那么可口了,应季的食物总是时间短暂。红薯却是可以陪我们整个冬天的。
上小学,要上自习,凌晨不到6点起床,洗一把脸就要冒着冬天的寒冷去学校,从灶边摸一个红薯,它经过一夜的烘烤,水份掉了不少,糖份更加多,薯肉有点韧,却是越嚼越香。红薯下肚,不仅温暖了空空的胃,也彻底唤醒了精神。晚上,下了晚自习回家,晚饭经过三个小时的消耗啥都没了,吃一个红薯,方满足的躺在被窝里。
当然红薯也可以被做成高端食材,把它蒸熟剥皮捣成泥,和上面粉,包上红糖,放进油锅炸一炸,就是美味的红薯油糕,在当时物质匮乏的年代,这也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才能享受到的。
红薯这个粮食的配角在我的童年与少年时代里频频出现,以至于一度厌倦它。后来它终于在我的食物目录里安安静静的当了龙套,偶尔出来跑一下场子,大约是因为常久未见,所以吃到它时,又觉得它可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