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些年由于育儿的需要,开始接触心理学。
一开始是自己看书自学。后来觉得心理学流派实在太多,这样的学法不系统,干脆报了一个三级心理咨询师的班,系统梳理一遍。
课程才上到一半,国家出台取消心理咨询师的考试。踩着末班车,通过考试,拿到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当然,考两级的计划只能暂时搁置,看国家下一步的动向。
今年又学习了房树人绘画测量技术。现在在学习少儿咨询师的课程。
17年下半年,和公司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创立了心理学俱乐部“心懂会”。终于有一个学习小团体,可以互相督促、共同进步了。
在加入这个小团体之前,我的自我感觉还挺良好的。
我自认为是一个很有上进心、学习能力很强的人。我是一个把读书和学习作为兴趣爱好的人。
在这个小团体里,我开启了自我探索之旅,更好地看到自己的不足,也更加有自知之明了。
2.
先来聊聊读书这件事。
咱们俱乐部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知识(学无止境嘛),通过看书、分享和组织讲座,相互督促、进步。
我们确定学习的第一本书就是《建构解决之道--焦点解决短期治疗》,一听名字就是一本专业书。没错,这是一本,像砖头一样厚的......理论书。
好吧,我说过我的兴趣爱好就是读书。可是这本书,我好几次鼓起勇气拿起来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实在是太枯燥了。
枯燥到什么程度?书里有大量的问题清单、场景案例,你得把这些问题全部背出来,内化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这样,在咨询的时候,才能信手拈来、根据不同的情况、问不同的问题。
我们俱乐部每两周开一次会,做读书分享,目的就是要把这本书给读懂读透、能够熟练运用书里介绍的心理咨询技术。由于看不进去,我只能硬着头皮随便扯两句。
贴心的主席整理了一份提问清单,浓缩在一张A4纸上,这样总算能帮助我记忆了。
这个经历告诉我,其实,我只是爱读自己感兴趣的书。
3
再来说说写作。
俱乐部的小伙伴们觉得在公司内部搞搞午餐学习会不过瘾,决定创立一个微信公众号,安放、分享和传播心理学知识。于是,就有了“心懂会”。
对于写文章,我还是有点自信的,毕竟也写了两年公众号了。然后......看到了其他小伙伴写出来的文章,顿觉自叹不如。
仔细想想,咱们俱乐部的主席和发起人,是上海最好的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俱乐部的小伙伴是上海最好的大学文科毕业的,人家的本职工作就是对外对内宣传、树立公司形象和公司领导人形象^-^。而我的主业是信息技术和数字化转型,妥妥的理科生一枚。
写作,对于人家来说,是专业。对于我来说,是锦上添花的业余爱好。前路漫漫啊。
忽然想到一句话:不要用你的业余,挑战别人的饭碗。
4.
最后来聊聊心理学专业知识。
在这一点上,我还是有自知之明的。自然不敢期望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会好过主席。
起初,这个认知只是停留在:认识到有差距,但是没有认识到差距有多大。
今年,俱乐部五个小伙伴一起参加了房树人绘画培训。然后各自回去继续自学精进绘画测试技术去了。
我们在公司办了一场分享会,就有同事把家里孩子的房树人画,拍照传给我们看。
对比自己和其他伙伴的分析结果,发现自己的进步空间太大了。下面是我和主席对同一幅画的分析,看看差距:
我的分析:
- 整体画的大小适当,位置偏下,有沉稳落地感,脚踏实地。
- 画面上反映孩子的状态,整体,健康,画面整体色彩偏冷,性格方面偏沉稳。
- 烟囱冒着黑烟,近期有少许焦虑。
- 树根很粗,树是尖尖的,有成就动机和目标。
- 小人的手脚比例大,有生命力,有行动力。
- 线条总体比较硬朗,以直线和尖角居多,人际关系方面可能有不是很圆润。
- 总的来说,状态很正常,不需要做特殊处理。
主席的分析:
色彩上来看。树冠都是绿色,树干是咖啡色的,甚至连人脸都涂了肉色。第一说明对客观世界的定义其实都很清楚。第二说明是一个内心很细致的人。
但是很有趣的有2点:1三个树冠三种不同的绿色,说明他是个会在框架下表现自己创意的人,所以可能平时家长老师的话表面是听的,但最后会总是加上自己的想法;第2点可能是需要比较关注的点,这样一个对细节把握都很细致到位的孩子为什么在画自己的时把手脚涂成深蓝色的,可以问下他为什么选这个颜色?感觉他在平时行动时有矛盾和纠结。特别是左手感觉线条很乱,右手又很直,感觉总是在感情和理性中纠结。
人物上,没有耳朵,可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另外可以佐证的是他的房树人是分开的,似乎没有联系,可能平时对周边不是很敏感。
然后是房子,那两块白色的是打开的窗吗?如果是的话窗开得很高但是门是紧闭的,说明是个慢热的人,就是内心渴望交流但是表面上比较冷静。
然后烟囱的烟是向右漂的,似乎来自妈妈的压力比较大所以我觉得总体来说是个很聪明细致理性的男孩,但家长需要教他如何去和周围的人打交道。
绘画分析,不是简单的读图分析,需要深厚的心理咨询个案经验、还有精神分析的理论基础做支撑。这是一个积累的过程,需要花时间、花精力。
当然,我也不想走专业的心理咨询路线。我给自己定的标准是:我的心理学知识,能够把娃带好、顺便提高下工作效率,就OK啦。^_^
5.
深刻体会到,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共同成长,是多么的必要。
阳志平老师在《如何成为内在动机驱使的人》里面提到:
加入一个时间源头的学习共同体,通过同侪压力倒逼自己成长。 就像安替在 2015 年开智大会演讲中说的一样,你来北京的前五年,会遇到你所有的朋友和所有的敌人,这些人是你不会堕落的底线。
同侪压力,是我无法堕落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