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向内书写(4月)-上

1、
2019年4月1日      星期一      阴

#拒绝#

对我来说,拒绝一直不太容易。

因为看到了自己做“好人”的执念常常让自己很别扭,甚至觉得憋屈,所以在慢慢地尝试勇敢和改变。
现在在工作上,涉及到公事的部分,应该说还是有了很大的改变。
但在和同事的关系上,要拒绝,好像还是没那么容易。

比如说,被一个明明不那么熟而且觉得和对方待久了会尴尬的别的部门的同事Q邀请共进午餐,其实并不想,因为觉得好别扭,但还是没办法找理由拒绝——毕竟大家同往食堂方向走。

吃罢午餐,因为不想和Q一起散步(对我来说,真的太别扭啦),于是撒谎说有事就先回办公室了。
但为此,心里还是觉得很过意不去——
对不起,没能陪伴到你。
(其实,陪伴一次没有关系,但我很怕,以你的性格,会认为我们很熟悉然后将这种互相陪伴当成惯例)

关照你,我不自在。
关照我,又觉得对不起你。

这种纠结的内耗,又出现了。

我在害怕什么呢?我们不在同一个部门,对不起你似乎也不会对我造成什么不良的影响。毕竟这是私人之间的感情关系,无关乎工作。
但我还是,怕伤害到你。
虽然可能,其实你根本没有那么脆弱。

所以,不敢拒绝,委婉拒绝也有心理负担,其实都是我的问题。

继续修炼吧。ᕙ།  –  །ᕗ


2、
2019年4月2日      星期二      晴转阴

#皮实之路,漫长而曲折#

昨天,因为大宝的外教英语老师出于利益考量而在课程设置上的“出尔反尔”,弄得我心里很不舒服。

但是我没能正面表达出来这股不满。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

但这种不舒服不是我一个人有,同班一位女孩的家长非常激烈地在群里表达了出来。甚至直接扬言退出课程,并使用了一些近似于“威胁”的话语。
先生在出差,但在了解了情况之后,也在群里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并直言“你们这么做实在太不厚道了!”

看到他们的这种愤怒表达,我的心里是既佩服又舒服——
佩服的是,他们的勇敢;
舒服的是,我的愤怒,借由他们的口,表达了出来。

佛洛依德认为,性、攻击性和自恋,是人本性中的三大动力。
如果一个人不能表达ta的攻击性,那么ta的人生,是没有活力的。

好巧的是,今天听《吴志红的心理学课》,正好讲到“‘好人’逃避了什么”。其中有一部分内容,就是在讲“好人”为什么不敢展现攻击性——

展现力量就是展现攻击性,胆小的人,担心一展现攻击性,就会被强大的他人报复乃至灭掉。受这份恐惧的裹挟,干脆就只表现“善良”好了。

但这种没有力量的善良,其实是讨好与顺从。讨好并顺从强大的他人,让他们不要攻击自己。所以说,“好人”的“好”,既赢得了到的自恋,与他人同情,还借助“坏人”,逃避现实世界的压力,这真是有莫大的好处。

……

对胆小的羞耻和面对恐惧的焦虑,在“好人”身上会同时存在,而且严重程度不相上下。“好人”如果不想再做所谓的打引号的“好人”,就需要去一点点学习,如何合理地使用自己的攻击性。

原始生命力都是带着攻击性的,而它之所以不能展开,就是因为这样的两个焦虑:一是担心以表达攻击性就被报复,乃至被灭掉;二是担心表达攻击性时会伤害到所爱的人,而自己也变成了陷入黑暗而不能自拔的“坏人”。

按照我的习惯性模式,面对这样一方面影响到切身利益,另一方面也存在可选项(更换培训机构)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坏人”站出来帮我表达这股不满和愤怒进而解决了这个问题,那么我往往是要么抱着“算了”的态度接受对方的“出尔反尔”(妥协),要么默默地带着愤怒之情寻找别的途径(逃避)

将这股愤怒表达出来(正面应对)?不存在的。我们是文明人。惹不起躲得起。
但这其实,只是为自己的“怂”找借口而已。
发自内心地,我当然还是希望有“坏人”来打抱不平。但我自己,是绝对不敢当这个出头人的。

武老师的上述这段话,很好地解释了我“怂”的原因。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大抵就是“过分的善良,其实是一种懦弱。”

对此,武老师也给出了解决之道——

所以,我觉得尽管你学习了心理学课程,一再听到佛洛依德的说法:性和攻击性是人类的两大动力,而且我也一再在课程中提到请你活出攻击性,攻击性就是生命力。但其实这并不容易做到,需要不断地练习。

一个孩子最初展现攻击性时也是需要无数次练习,当体验到他不会因为展现攻击性被灭掉,也不会灭掉父母等所爱的人呢,而后就逐渐地能顺畅地、人性化地表达自己的攻击性。

一个成年人也是如此,需要无数次地练习,同时这需要觉知。觉知打开了对攻击性的封印,但真实的成长需要切实的练习。

对我来说,现在觉知是有了。练习的口号,也说了无数多遍,但好像,还没有真正地执行过。

一想到要跟别人正面开杠,心里就又慌又怕。
慌的是,自己会词穷,会理直但气不壮(哎呀,一想到那个场景,我不是兴奋,而是心慌腿抖);
怕的是,自己被灭掉或者对方被伤害(天哪,无论哪一种都好可怕!)

想起周末看到妈妈给两个宝贝买的毛衣,明明不怎么样,我勇敢地“一致性表达”,说“太厚了吧,而且样式一般般”。然后看到妈妈脸一垮,大声地反驳“哪里不好了?!这个安逸得很嘛!”我立马就软了:“嗯嗯,可以可以。冬天最冷的时候穿还是安逸。”(我哭!o(╥﹏╥)o)

麻蛋,做了这么久的自我成长,怎么感觉自己还停留在软弱无力小女孩的阶段?!!!

我是不是,需要给自己定一个每周或者每月将攻击性表达出来至少一次的目标?
(来呀,来吵架啊!(*/ω\*))

还是太脆弱。
看来,是时候把《反脆弱》纳入待读书目了。


3、
2019年4月3日      星期三      晴

#放下羞耻,“圣母”成人#

今天原姐鼓励我在群里试着表达攻击性,但这个群包容性太强,因此让人产生攻击性的概率太低了。
虽然不太可行,但原姐的很多建议是非常有参考价值的。
在讨论中,我也渐渐明确了自己要突破的重点在于“释放”攻击性,哪种方式,倒是没那么重要。

既然还在延续前两天“怂”这个话题,那么今天不妨继续。

我问自己,在成长的过程中,可有过畅快表达自己不满或者不顾一切地为自己争取的时刻?
想来想去,好像只有两年前因为不满而拒不服从单位的安排并且努力想法改变的经历,有点接近于这种状态。
其余的……貌似还真没有。

回想起来,从记事起,我就是个特别胆小怕事的孩子——
小时候玩耍的时候,被别的小伙伴孤立了,不会找大人告状,也不会据理力争,只会自己一个人在一边默默地委屈流泪;
想要某样东西,不敢主动告诉大人,只能在心中默默地祈祷你们会读心术或者通过各种作的方式来引起大人的关注。如果都不行,就自己憋出内伤;
在幼儿园里,被一个不同班的女孩子长期欺负(每次看到我她都会很凶地来抓我的头发,而我完全不知道为什么,感觉自己跟她几乎没有交集),但却不敢告诉任何人。只是每次在操场玩耍时都特别害怕碰到她。后来我终于受不了了,在她再次准备对我下手时,我大喊“别抓了!我以后都听你的命令!”(当时的害怕、恐惧,以及那股子包子劲儿,历历在目……);
小学时被生活老师带去看病,出来后老师因为车钥匙丢了在那儿鼓捣车锁时被保安以为是偷车贼而被“围攻”。老师急忙据理解释,我作为唯一的证人却在旁边吓得大气不敢出;
再大一点,就是温和对待他人,惹不起的就躲,反正最好是没有一点冲突要其乐融融,哪怕自己委屈一点也没关系……

唉,这个大概跟先天的气质有关,加上后天养育者对“个性”的抱持度太低,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弱”。

我太懂得“害怕”以及“不敢释放自己攻击性”的糟糕感觉了。
所以对于孩子们,我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用“听话”二字,并且一直很鼓励他们表达。
哪怕他们使用了带攻击性的行为和语言,都最大限度地给予接纳。甚至有时嘴巴上批评着“不礼貌”,内心里却为他们的那种勇敢而感到羡慕、佩服和欣慰。

我用汪涵的“不惹事,不怕事”来教育他们,希望他们能做善良但不软弱的人。

从这个角度看,我的“弱”,也是有价值的。
至少,在我的觉知和引导下,我的孩子们会比我强很多。|
他们会比我,更能活出真实的自己来。

而我“遇到事情第一反应是逃避/妥协”的神经回路,虽然让我感觉熟悉又安全,但带来的痛苦也是真实而不足与人道的。
所以啊,要摆脱痛苦,就必须要跳出这份貌似安全的熟悉感,去经历,去形成新的经验。
这也是成长的魅力所在吧——我可以通过努力,决定自己未来的状态。

只要想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下次那谁,要是再开骂人的课程,我一定参加!


4、
2019年4月4日      星期四      阴转晴

#我心目中的强大#

这一周,貌似跟“力量”杠上了——周一说怂,周二讲脆弱,周三谈攻击性。
今天,我想聊聊我心目中的强大。

这个话题,源于我对近两天小伙伴们陆续提出的让我“在群里尝试表达攻击”、“下次见面干一架”之类的鼓励的思考,以及这种思考与今天看到的连岳在公众文章的一则留言之间产生的碰撞。

先来说说我的思考吧。
昨天和原姐在群里畅聊并探讨了一下我们各自对“表达”的诉求,以及吵架在释放攻击性这一目的上的作用。原姐的重点在于,如何在自己惯有的讲道理模式下,“清晰”表达自己的负面情绪;我的重点则在于,如何大胆地“释放”自己的攻击性,方式不论,哪怕是以骂人损人这种看上去不那么体面的形式。
所以,原姐是已经考上大学期待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并精进,而我,还在为了如何考上大学而努力。

是不是说,考上了大学,就意味着成功的人生了呢?
当然不是。
但考上大学,能为我们的人生提供更多的可能性。我想,这一点是不会有异议的。

对于表达攻击性来说,同理。
攻击性是人类的基本动力之一。
敢于表达攻击性的人,有更大的可能活出自己真实的人生,创造更精彩的生活。
但,敢于表达攻击性,却未必意味着强大。

强大,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内心坚强、笃定,能承受各种困难和挫折,并将其转化为机会;二是勇于表达,方式未必合适,但只要敢想就敢做。
简而言之,强大,分为内在强大和外在强大。

力量和谐的人,必定是内、外力量相匹配的。这种人,不拧巴,内外统一。

那么,结合内在力量和外在力量各自的强弱程度,以及二者不同的匹配方式,便可对一个人的强大程度做一个初步的判断:微弱(内、外力量均弱)、强大(内、外力量均强)、虚弱(内弱外强)以及软弱(内强外弱)。

力量象限图

真正的强大,必定是内外力量匹配且都较强的。若内外力量均低,人就会处于“于己于人都几乎没有存在感”的状态,这样的力量,几乎等同于无,只能是微弱的——随时有被自己或他人灭掉的危险。
内在力量强但无法表达的人,本身虽然有很强的成长意愿和学习能力,但“敢想不敢做”。这种人,尽管很会安慰自己,但本质上看,是“因为害怕自己无法承受‘后果’而主动放弃表达”的软弱。比如,明明很有能力却因害怕承担工作压力而伪装成小透明,还标榜自己“无欲无求”的员工;比如,明明占着理却因害怕冲突而放弃自身权益,却标榜自己“格局大,不跟ta一般见识”的“软柿子”。
而看起来很勇敢有力量的人,内在住着的,也可能是一个战战兢兢或毫无自知之明的灵魂。因为恐惧内在的“空”被别人看见变成自己的软肋,索性“先发制人”来为自己壮胆,或者是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内在的“空”,只凭一腔热血闯天下。这种类型的人,其实还是“弱”——虚弱——没有内在的支撑,外显再强大,都只能是空中楼阁,随时可能被摧毁。

不仅仅要有内外和谐统一的学习力、觉察力和表达力,还需要相当程度的智慧——知道自己的真实面貌和需求,能判断当下之决断对未来的影响,并了解如何适时适当地表达自身诉求——真正的强大,绝不仅仅是会“表达攻击性”那么简单。

今天看到连岳的一则留言,联想到前段时间他在文章中讲过的一件事情,我一下子明白了,这就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强大啊。

连岳在《 合格的父母已经丧失软弱的权利 》文后对留言的回复
连岳《无法拒绝顾客是痛苦的商业模式,别被数字绑架》中讲述的往事

既能为了捍卫自己(和所爱)勇敢地与猛虎搏斗,也愿意为黑暗中前行的蚂蚁指路——
愿我们都能成为,这般有智、有勇、有慈悲心的强大之人。

虽然不易,但绝对值得为之努力。❤


5、
2019年4月8日      星期一      晴

#静.好#

清明小长假一开启,气温就开始飙升。
昨天和今天,最高气温都直逼30度。

小长假回了老家。陪陪父母,也在父母的陪伴下逛了街买了心仪的衣服鞋子。
正巧碰上小姨的生日,中间那天又专程去乡下给她庆生。

孩子们在老家也玩儿得愉快。
父母家房子大,孩子们更能敞开跑。
虽然院子没有成都的大,但家附近的广场上有小小的游乐设施,孩子们每天去坐坐小火车和旋转木马,或是跳跳蹦蹦床,也很开心。

专门为孩子们准备的自行车和平衡车,也都派上了用场——
没有出门逛街或者短途游玩的时候,我就带着他们在小区里或者附近的广场上骑一骑。
大宝挺厉害的,新买的自行车没有安装辅助轮,虽然还有一点点高,但经过尝试和练习,还是很快就能自己骑着走了。
他自己也很开心,大概是体会到了那种进步了的成就感。
这无比重要啊。

今天是小长假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收到了上周买的两盆绿植——绿萝和栀子花。
根据我以往的养植物经历,结果都……emmm……
据说用心对待植物,也是用心对待生活的一种表现。
既然再次选择了尝试养绿植,就必须要用心一点。

如同我的“吃饱了就停”练习,只要愿意用心,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

今天没有什么特别的“深刻的”感触。
但对平静生活点滴的记录,也是一种特别的、宁静的美好。❤


6、
2019年4月9日      星期二      晴

#福气#

一个人的福气,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呢?
命?运?性格?亦或是观念?

今天在办公室里听闻小J因为父母而被搅乱的生活,让我不由得再一次思考这个问题。

我们的父母,无法选择。
如果拥有一对好的父母,能给予我们良好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和指引,那自然是可以说“赢在了起跑线”。
次一点的父母,自己的能力和格局不一定很强、很大,但是能充分地信任孩子并在情感上予以足够的支持,那么,这种不过多干涉的“不管教”,也是一种“好管教”。
最糟糕的,当属那种自己能力不足,但又对子女的人生指手画脚的父母。
面对这样的父母,有一颗强大的心和坚强的自体,就太重要了——不被父母影响,能按照自己的意志活出自己的人生——这样的子女,即使没能活出世俗意义上在名利层面的成功,也是了不起而值得人敬佩的。

小J的父母,大概可以被划到“最糟糕”的那一类父母里。但小J,在无数个可能走向“歧途”的节点上,都靠着她自己的坚定而使人生路没有偏航太离谱,也算是非常强大了。

成为了母亲的小J,因为父母帮着带孩子而引发了无数的家庭矛盾。小J那用她自己的话说是“脾气好到爆”的先生,都快要受不了而发出了“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有多爱你,才能撑到现在”的感慨。

先生仿佛小J的救赎。
但小J无法放下父母。

如果说父母及原生家庭就是孩子的“命”,那么小J的命,实在算不上好。
但小J能清醒地知道自己对另一半的需求并找到了先生,小J的运,是好的。
即使小J的父母脾气和对待她的方式,都很糟糕,小J依然热情开朗,她的性格,也不错。

从上面三个因素来看,小J的生活,应该是可以过得很好的——如果她能够和父母保持一定的距离。

所以,这个前提可能才是生活状态的关键。而这,是观念。

我在心里暗暗地想,小J的父母之所以能够在她已过而立之年还对她产生如此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她的小家庭以及她孩子的成长(小J说她一岁半女儿的性格极其暴躁,像极了她的父母),小J是要负相当一部分的责任的。
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除非我们自己允许。
包括我们的父母。

现在的我,早已明白“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只是一个天大的谎言罢了。
所以,父母若有“不是”,孩子不该盲从。

在保护小家庭和保护父母的情感而忍受其“不是”之间,应该坚定不移地选择前者。
因为人类的爱,是向下代代相传且不断更新升级的,而非循环往复形成闭环。如同封闭及自给自足带不来经济上的繁荣,太过追求“付出-回报”的父母之爱,也不会带来家族的昌盛。
作为母亲、妻子、女儿、员工,各有其责任。父母如果不能给予我们支持反成为给我们带来风浪的人,实在是太糟糕的一件事情。

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年龄多大,父母都是何其重要!
唯一的不同,大概在于,小时候我们弱小,父母是笼罩全世界的天;长大后我们有能力,如果这片“天”总是阴暗,我们可以选择逃离(保持界限)吧。

我对小J说,好好珍惜你的先生吧。和先生站在同一阵线,统一思想,总会找到最合适的解决之道的。

所以,一个人的福气,究竟是什么决定的呢?我的回答是——
小时候,是父母的状态决定的。长大后,是自己的观念和行动力决定的。

祝福小J。


7、
2019年4月10日      星期三      阴

#适时闭嘴#

看到别人出现了困惑,特别是自己也曾经经历过的,就有想要去提供经验和建议的冲动。
我想,这大概是人之常情。

但,各人的领悟,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
所以有些时候,即使你怀着一颗想帮助他人的心提供了建议,对方却可能因为时机不成熟而无法感受到。
甚至,会因为你的建议不符合ta的心意而对你产生不满。

因此,在别人不是特意向你寻求帮助的情况下,还是点到即止,少说为妙。
毕竟,成长只能发生在当事人自身意愿相当强烈的前提下。

开始不那么好为人师,也是一种成熟。


8、
2019年4月11日      星期四      阴转晴转阴

#恐惧#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这句名言,真是“一语道破天机”。

恐惧,让我们踌躇不前,也在潜意识里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模式和前进方向。

今天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讲“金钱的隐喻”,才知道原来有“金钱恐惧症”这回事。而我自己的“金钱恐惧症”,症状恐怕还不轻。

金钱最重要的隐喻是力量,钱多的人可支配的资源更多,力量更强。力量的强弱可以延伸出谁高谁低这个维度,越是活在全能自恋中的人越容易在乎关系中谁高谁低。力量强弱这个维度关乎竞争,金钱恐惧症可能是惧怕自己特别有力量,特别有低位时,会被嫉妒、被惩罚。金钱恐惧症,其实是强大恐惧症。

而这份恐惧的更深层次原因,是害怕“嫉羡”这份这种最深刻、最根本的死能量。

嫉羡是最深刻、最根本的一种死能量,它的根本在于我觉得我创造不了也拥有不了好东西,我掠夺你的好东西,但还是感觉拥有不了,于是我把你的好东西,连同创造和拥有这个好东西的你一并摧毁掉,这样我就比你高、比你强了。

我想起了初中的时候,班主任是个特别会引导学生的人,她教导我们说,要找到一个“竞争对手”,两个人在友好的竞争中共同进步。当时我在班里成绩还不错,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另一名成绩算数一数二的女生结成了“竞争对手”。

那个时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我跟她的关系还不错。但从内心来讲,我还是很嫉妒她的——家境好、成绩好、人漂亮、性格也好。所以,在这段“友好”的竞争中,我其实是很拧巴的。一方面,我要和她维持表面上的友好,另一方面,我又暗搓搓地希望她“毁灭”掉。
现在想来,这里面,就有“嫉羡”的成分吧。
确实是一种“我创造不了也拥有不了(你拥有的那些)好东西”的愤怒和无力感。

虽然嫉妒心是人类的本性,但自己在青春期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能正确地处理这份负面情绪。
而自己的这份嫉妒心理,又反过来影响着自己能量的发挥。一方面,因为这种别扭,本身就是一种内耗,消耗了很大一部分本可以用于自我发展的心力;另一方面,因为自己会嫉羡,所以也会将这股嫉羡投射到外部世界中。比如,不愿意轻易分享自己发现或拥有的好东西——一篇好文、一个机会,或者自己的良好状态——因为害怕,会被嫉妒、会被惩罚(这也是我为什么很少发朋友圈的原因。)。而这份“藏着掖着”,又屏蔽掉了很多与他人建立连结的机会。

当然,经过这么久的自我剖析,整体来说,现在的状态要好了很多。比如在小范围内,敢于分享和在很大程度上敞开自己了。
但还是不能全然地去展示。因为“恐惧”的惯性,依然存在。

我想,这股恐惧的背后,大概也有部分“安全感不足”的因素。
害怕成功,害怕强大,是因为习惯了目前的状态和位置——“一个人成功了,就意味着,你会和新的环境融合,而离开旧的环境。这会激发‘我不是我’的体验,这太吓人了。而失败,你还是你,你永远都是你,你绝对是你,对于自我稳定安全多了。”

“我创造不了也拥有不了好东西”,意思是“我没有能力获得,也不配获得”;
“‘我不是我’,这太吓人了”,意思是“我不能失去掌控感”。
综合起来就是:我要追求稳定,然后发现自己很稳定地失败着。

但失败,即意味着弱小。而“自恋”这一基本动力又使人天然地追求强大。
在这种害怕强大又厌恶失败,并且觉得自己没有能力也不配得的别扭中,很容易将这股恨意投射给外部世界,于是“嫉羡”就产生了——我因为害怕失去掌控感而不能(无能)改变自己,那么就灭了你拥有的好东西以及你(以满足我的自恋)。

这份力量其实是很恐怖的。因为它不但会影响我们自身真实能量的发挥,还会影响我们与现实世界的关系。而我们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又会反过来影响我们看待外部世界的角度以及应对的方式。
所以,如果不能意识到这股“恐惧”对我们的限制,要活出真实的人生,几乎是不可能的。

何解?
呃……还没想好。改天再议吧。


9、
2019年4月12日      星期五      阴

#自由#

有人说,自由不是想干嘛就干嘛,而是不想干嘛就不干嘛。
听起来蛮有道理。但仔细一想,不是一回事儿吗?我在“想干嘛”的时候,不也同时在不干我不想干的事儿吗?
“当你得到一样东西的时候,也同时失去了‘得不到ta’的可能性。”
嗨,正确的废话一说出来,就好像好有道理的样子。

没有人是拥有绝对的自由的。国王、首富,都不例外。
但我们可以拥有相对的自由。比如,可以在某个时间段,随心所欲——想看书就看书,想工作就认真工作,想葛优瘫就葛优瘫……
在自己想要做某事的时候,就投入其中,这是一种自由,也是一种享受——
你自愿时,负重奔跑是快乐,熬夜加班是激情,连为了美而挨饿也是开心。

从这个角度来讲,自由,其实也没那么难。

再换个思路,其实只要我们能够勇敢地承担自己的选择,并且坦然接受选择之后的任何结果,那么,其实没有什么可以真正束缚到我们。
怕就怕,一边选择这条路,一边幻想着另一条路会更轻松更好走,或者更适合自己。

不敢尝试又心有不甘,何谈自由?

“除非你允许,否则没有人可以伤害你。”同理,“除非你允许,否则没有人可以束缚到你。”
自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才能够真正给予的。


10、
2019年4月15日      星期一      阴

#“心想事成”#

昨天带孩子去热闹的公园里玩,上演了一出“一转眼孩子不见了”的戏码。

那是在儿童游乐区,攀爬滑梯宽敞又复杂,大人不方便一直紧随其后。我看着小宝爬上去,钻过一个小通道,马上跟过去,就没见他人影儿了。彼时孩子们很多,大人也多,闹哄哄地,我大喊着他的名字,也不听人回答。
这下子可把我急坏了。那一瞬间,什么冷静、形象通通不见了踪影,脑海里浮现出“要是孩子找不到了可怎么办”的可怕场景。这念头一出现,可差点儿没把我吓死,开始浑身冒汗,然后顾不得任何形象了,直接冲上了孩子刚才通过的那片区域,边跑还边喊着孩子的名字。
找了一圈儿,没看到。我更慌了,又滑下去到处寻找。
正在慌得来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看见小家伙在攀爬架的另一边,勇敢而淡定地网上攀爬呢!那一刻,我长舒了一口气,简直要哭了。

后来我在想,在那样的环境里——几乎都是小孩子们以及他们的家长——孩子被坏人抱走的几率,有多大?孩子一下子离开了自己的视线,紧张是肯定的。但,真的有必要像我当时的表现,紧张到那种“近乎失去理智”的程度吗?

我想,如果没有在这之前发生的两件事情,我应该会相对冷静地应对的——

前天,接完上英语课的大宝准备回家时,正好瞧见一位家长在家焦急地找孩子。听家长的描述,是孩子上画画兴趣班,下课后家长晚了一点来接,结果发现孩子不见了。老师联系了同班同学的家长们,结果都说没有在一起。家长急坏了,满院子地喊着孩子的名字找孩子。我们是在回家途中无意碰到这事儿的,所以也没有关注后续。只是趁这个机会,又对大宝进行了一番诸如“上兴趣班一定要等到爸爸妈妈来了才能离开”,“绝对不能擅自跟任何人(包括认识的人)离开”之类的安全教育。
也不知道那个孩子后来找到没有。但我当时看到这一幕,就觉得很害怕,简直不敢想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当天晚上,我就做了个梦,梦见自己带着孩子在游乐场玩儿,然后孩子不见了。我找啊找,几近崩溃……

那个梦,导致昨天临出门的时候,我还有点隐隐担心……

因此,当没有看到孩子的那一瞬间,我立马就自动进入了自己的担心和梦境,并且头脑里还出来一个声音:“难道梦境是真的???”被自己这么一吓,更像是真的了,于是慌得来……

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自我剧情吧。
因为担心和害怕孩子丢失,所以当孩子一离开视线范围,就觉得孩子是丢了。

虽然事实证明是虚惊一场,但,我在那个过程中遭受的恐惧,不是如同孩子真丢了一般吗?
所以啊,我们的头脑,真的是会“奴隶”我们的。

作为家长,这自然是一个教训,以后在公众场合会跟孩子跟得更紧一点。
作为个人,这也是一桩“心想事成”的绝妙体验——头脑真的很聪明呀,会根据我们的内心所想来编剧情,然后潜意识呢,就像一个无声无形又无味的导演,在我们毫无意识的状态下安排我们去“演出”这场戏。而这出戏,是悲是喜,最重要的,还是看剧本。

也许我们不能完全决定剧本的细节,但可以影响剧本的大方向啊。
以后啊,要更多地想想正面的愿望。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539评论 6 49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1,911评论 3 39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337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723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795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762评论 1 294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742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508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954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24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404评论 1 345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104评论 5 340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736评论 3 324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352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557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37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292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