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诗歌略论
王冕不仅是一位博学多才、极富艺术创造力的诗人,还是一位富有仁爱之心、关心民生疾苦的儒家学士。他的诗歌题材丰富多样,有愤世嫉俗、感慨疮痍的写实诗,失落沉郁的感怀诗,清新俊逸的咏物诗,质朴自然的山水诗,更有情感真挚的赠答诗、悼念诗。王冕的诗歌主体风格质朴豪放,写民生疾苦的诗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气息,与元代后期纤细柔弱的一般诗风有很大的差异。此外,王冕洒脱不羁,傲视独立的性格使他的诗更具有飘逸俊朗的内涵。《四库全书总目·竹斋集》评价其诗云:“多排奡遒劲之气,不可拘以常格。然高视阔步,落落独行,无杨维桢等诡俊纤仄之习,在元明之间,要为作者。”明代著名文学家刘基曾给予他的诗歌高度的评价,称“盖直而不绞,质而不俚,豪而不诞,奇而不怪,博而不滥,有忠君爱民之情,去恶拔邪之志,恳恳悃悃见于词意之表,非徒作也”。
王冕的诗歌具有很强的现实主义色彩。王冕是元代后期具有写实倾向的代表作家,他虽以题画诗闻名,但是他也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疾苦的优秀诗作。在元代后期朝廷政治日益黑暗、腐败,国家急剧走向衰落,加之元蒙贵族统治者歧视汉族知识分子,王冕参加进士考试但屡次失败,他的政治理想很快就破灭了。气愤至极的他,回乡后决定永不再试。因此他虽有一腔慷慨激昂的政治抱负,但一生未仕。他出生农家,生活清苦,他曲折的人生经历使他对元代后期的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真切的了解,对百姓的疾苦能够感同身受。元末时期,连年的水旱灾害是百姓流离失所,他写在《江南民》中写到“淮南格斗血满川,淮北千里无人烟”的景象让人触目惊心,而朝廷的横征暴敛更是让“老翁老妇相对哭,布被多年不成幅。”(《猛虎行》)。《江南妇》中“绩麻成布抵关税,力田得米归官仓”,他写出了农妇的被逼无奈。在《悲苦行》中“前年鬻大女,去年买小儿。皆因关税迫,非以饥所为”他揭露了官府丑恶的征税行为和百姓悲苦的真正原因。王冕还在《伤停户》中写道:“敲门问野老,谓是盐亭族。大儿去采薪,投身归虎腹。小儿出起土,冲恶入鬼箓。课税日以增,官吏日以酷。不为公所干,惟务私所欲 田园供给尽,鹾数屡不足。前夜总催骂,昨日场胥辱。今朝分运来,鞭笞更残毒。” 在这首诗中,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展现了一副悲惨的图景:为了交盐税,老翁家破人亡,生活得很拮据。而盐吏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连穷困、孤苦无依的老翁也不放过,直把他逼向死亡的境地。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诗人没有选择视而不见,而是用犀利的文笔真实的描写了这些惨状,并将自己的悲愤与同情流露在字里行间。“民人籍征戍,悉为弓矢徒。纵有好儿孙,无异犬与猪”(《冀州道中》)则又是百姓生活悲惨的另一个方面。他写出了朝廷强行征戍,不把百姓当人对待的现实。“京邦大官饫酒肉,村落饥民无粟粒”(《痛苦行》)的对比更加突出了官僚们的罪恶和百姓的疾苦。
王冕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元代后期民族矛盾又日益激烈,反元暴动此起彼伏。作为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王冕不仅拥有“要为苍生说辛苦”的仁爱之心,还有兼济天下的民族情怀。客居他乡却忍不住“南国山川频入梦,中原戎马独慿阑”(《感怀》);行旅途中却不忘“武帐驻兵谈亚父,氊城无语及昭君”(《有感》)。王冕创作了很多的怀古诗。而这首《南城怀古》“日上高楼望大荒,西山东海气茫茫。契丹踪迹埋荒草,女直烟花隔短墙。礼乐可知新制度,山河谁问旧封疆。书生慷慨何多恨,`限杀当年石敬塘。”则表露出了强烈的民族主义情感。元末朝廷的统治不断衰落,壮志难酬的他每每登临古城都会引发一番感慨。《题金陵》中“收功漫说韩禽虎,亡国岂由张丽华?”表露了他对国家兴亡民族兴衰的思考。“直北黄河走,江南白浪浮。人民正饥渴,官府急诛求。处处催兵器,城城建火楼。老吾头已白,忍死为君忧”(《遗兴》)在这首诗中,作者毫不掩饰的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
王冕年轻的时候渴望建功立业,大展宏图之志。但是,屡试不第后,他心灰意冷,回乡过起了“松根坐卧尽忘年,足迹何曾入官府”的隐居生活。王冕虽然有谋取功名不得后豁然开朗的心态“功名多跋涉,贫贱安得闲。坐石听流水,开楼见远山”,也有“无言及名利,适意在田园 ”的归隐之情,但是隐居生活却往往是喜忧参半的。在隐居生活中,有“卧听翠雨飞瓴甋,笑挹清风过绮疏。却扫红尘喧境寂,岁寒分席待樵渔”(《徐竹隐》)的闲暇惬意,但是也会遭遇生活的窘迫。残酷的现实生活让他以卖画易米糊口和纳租付税,这时他写诗作画自然与一般士大夫吟风弄月、消愁遣恨有所不同。由于他“耕无寸田,牧无风当”,生活一年不如一年,冬天无棉絮过冬,草屋破漏无力修补,庄稼抗不住天旱,家中破颤无粮,妻子忍饥挨饿,不得已只好采野菜充饥。在此情况下,他的归隐之作没有体现出与其他隐逸诗人一般的闲情逸趣,而是流露出在遭受生活压迫的情况下的顽强不屈。尽管“我穷衣袖露两肘,回视囊中无一有”,他不愿奔走豪门乞食。
此外,王冕的诗歌体现了儒家“仁”的精神。王冕从小熟读儒家经典,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很大。除了反映民生疾苦和民族情感的诗歌外,王冕创作的其他题材的诗歌也反映了他的儒者精神和情怀。王冕是一位具有侠客精神的文人,他性情高洁,坚贞不屈,喜欢以梅花自喻其淡泊名利、超逸脱俗的高尚品格。他酷爱梅花,回乡隐居后,王冕在山中栽种了大片大片的梅花。他曾写道“平生爱梅颇成癖,踏雪行穿一支屐”。他创作了大量关于梅画的诗歌和水墨画。他用“十月霜风吹不到”、“节如剑竹花如稻”等诗句,赞颂了“汉家不降士”的品格,表达了自己的民族气节。在他所写的咏梅诗中著名的是《墨梅》:“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的前两句采用白描的手法,传神地勾勒出了墨梅的素净、淡雅,与颜色鲜艳绚烂的花朵相比,使人的眼前一亮,充满新奇之感,清新自然,别有一番风韵。一个“淡”字和一个“满”字,更是形象地描绘出了墨梅的清新淡雅,使墨梅形象更加清新脱俗。“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两句一方面写出了梅花以香飘天下作为自身追求的美好品质,另一方面体现了诗人自身高洁的品格与淡泊名利的胸襟,表达了不向世俗献媚的孤高坚贞和守志不移的情怀,也透露出诗人希望“兼济天下”的儒者精神。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追求。“平生固守冰霜操,不与繁花一样情”(《素梅》)“颜色虽殊心不异,漫随时俗混繁华”(《红梅》)等诗句也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王冕的诗歌风格总体上质朴自然。在写自然景物方面,“乐游花木萧萧雨,梓泽亭台淡淡风”(《偶成》)、“白云渺渺生秋树,黄叶萧萧落晚风”(《过京口》)、“凉风炎激韵青云动,白月流光翆羽飞”(《水竹亭》)等诗句体现了他的流畅自然的语言风格。在写抒发情感方面,他的字里行间流露着忧郁和伤感。在《即事(二)》中,王冕把真情实感寄与景物,抒发心中的悲郁之情。“百草黄沙野色分,古今仇恨满乾坤。飞鸿点点边塞来,寒雪纷纷落蓟门。风景凄凉只如此,人情浇薄复何论。知机可有桑干水,未入沧溟早自浑。”诗人孤身一人来到蓟门,看到凄惨荒凉的边塞之景,不自觉的触景伤情。景色的凄凉远不如人情的浇薄使诗人痛心。王冕的诗歌大体上继承了杜甫缘事而发的创作手法,因此他的诗歌不免带着杜甫诗沉郁悲凉的气质。但是王冕有时过度的模仿杜甫的诗使他的诗歌少了几分个人的特色。
王冕的诗歌创作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他的诗歌是元代后期社会的真实反映。著名诗人宋濂曾高度评价他的诗作“当风日佳时,操斛赋诗,千百言不休,皆鹏赛海怒,读者毛发为耸”。
发自网易邮箱大师